以求能在技術上有新的突破。
到時不僅有獎金可拿,還有職稱可評。
現在職稱最高的就是用“鐵芯銅體”法,解決火炮炸膛問題的匠人。
他已經被評為高階匠造,距離大匠也只有一步之遙。
除了獎金之外,每月還有十個金龍的補貼!
他們的住處,也在這旁邊的匠造司家屬大院。
所以對於外面的訊息一無所知。
黑龍王到來的事,他們是一點風聲也沒聽聞。
此時一個個都還沒反應過來,有些發懵的弄不清狀況。
馮一博先將他扶起,又對後面人笑著道:
“不必多禮,諸位也都起來吧。”
說完,又向那匠人問道:
“你也是咱們黑龍府的老人了,說說大家在討論什麼呢?”
那匠人一聽,頓時一副自豪模樣。
黑龍王都記得他,以後在這匠造司可有的吹了。
“我們在討論銃管的問題,前些日子火炮容易炸膛的事,用鐵芯銅身的辦法解決了,就有人想試試能不能將火槍也用一樣的法子。”
火炮容易炸膛,是因為無論銅還是鐵,在冶煉過程中都有雜質。
這就導致金屬會在一定程度上發生性變,造成延展性變差的的後果。
再加上鑄造方式的限制,炮管內外都會產生“蜂眼”。
二者疊加,就導致炮管的承受力大減。
一旦火藥超量,或者使用次數增多,就會出現炸膛。
而鐵芯銅身的法子,是利用了鐵的延展性和銅的硬度相結合。
也就是在銅炮管裡嵌入一個鐵皮管。
這個法子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火炮鑄造的問題。
但是……
“只是火銃和火炮畢竟不同,用澆鑄的法子,不管是用銅料還是用精鐵來做,哪怕是鐵芯銅身的法子,都有一定的缺陷,所以還是隻能用穿孔鍛打的方式,可這樣產量又太低,達不到軍隊的要求。”
鑄造的銃管強度低、重量大不說,還更容易炸膛。
而鍛打的銃管倒是合格,但東海郡哪有那麼多的鐵匠?
產能自然跟不上軍隊的需求。
馮一博聽他說了這麼多,不由沉吟了一下,才道:
“這次出征肯定趕不上了,所以也不必急於一時。”
打完倭國之後,恐怕又要休養生息一陣。
暫時沒有什麼大戰了。
所以,他雖然對於槍械的發展很重視,但也沒到十萬火急的份上。
“金掌印,花掌印,火銃的事雖然不急,但依舊重要無比,所以還是要重視起來,加大對匠造司的扶持力度。”
馮一博回頭看向鴛鴦和襲人,又道:
“你們回頭估算一下,寫一份增撥研發經費的申請,交由財務司審批。”
一聽要增加扶持經費,襲人一喜,連連點頭應是。
“這筆錢用主要用來培養更多的工匠,既然鍛造的方式可行,那我們就先培養專門鍛造槍管的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