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靈,都有一個本能。
尤其是對生命延續的本能。
這是刻在遠古時的本能。
當然,在生靈的個體中,也有著例外。有很多人過膩了自己的人生,或是遭受到了巨大的挫折。
這時他們會有一種想要毀滅的慾望,令自己解脫。
但不可否認,在面臨死亡的前一刻。那種生的本能,還是會出現。
可恰恰是因為記載著這種本能,生命才會不斷地去選擇超越,生靈,也才會不斷地選擇“進化”。
當這種本能,形成一個習慣,一個規律,甚至是一個系統時。也許,這種本能本身便擁有了她自己的“生命”。
其名為:文明。
這種名為“文明”的生物,與單純的個體相比,擁有著更加悠久的生命和歲月,也擁有著更加偉大的使命。
——那是生命向宇宙的質問,對宇宙的高歌。
為何生命誕下,卻不免死亡;為何文明誕生,卻不免毀滅。
既然如此,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當然了,就算文明再怎樣哀歌。宇宙,也不會回答她。
正如如今的蘇葉。
他雖然讓過去的一切文明,發出了“涅槃”的光輝,但是浩瀚的時間大海,以及時間大海對岸的“天外者”,仍然是無動於衷。
不過,摩醯首羅卻動容了。
雖然如今她是一團光,可是,從她光芒的波動來看。她的心情並不平靜。
是的。
摩醯首羅看到了一線希望。
也許……“觀測文明”,“溝通文明”,“整合文明”。真的,可以將古往今來的所有“存在”,都合在一起。
畢竟。
個體是近乎於無限的龐大數字。就算是摩醯首羅,也無法保證每一個生靈的思維都是相同的。
別說是摩醯首羅,就算是阿彌陀佛,也不能做得到。
提和竭羅倒是做到了。
但是她是如何做到的?這卻是值得商榷的一件事情。
以大法力,使生靈的一切本能趨於空白。這固然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一則,不免會再出現一個類似“蘇葉”這樣的“啟智者”。二則,本能空白的生靈,就算被整合起來,也沒有了“超越”的意義。
而唯有,“文明”,可以做到整合,並且歸一。
將一切“超越”統合在一起,說不定,真的可以成就一個近乎完美的“大生命”。而這“大生命”,說不定就有面對“大宇宙”的些許資格。
進而,到達“彼岸”。
即使沒有。
但這,也是如今的摩醯首羅和蘇葉唯一能夠想到的方法了。
當然了。
這也很殘忍。
選擇文明,就註定了,要忽略個體。
當然是“忽略”而不是“捨棄”。
因為文明本身也是由個體組成的。
可是……個體在文明面前,雖然重要,但也的確不重要,被忽略,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一個人生命的長短,對於文明而言,是可有可無的一件事。或許文明本身也很短暫,但生命就更加渺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