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源家的管家奉了井源的話,一一謝絕了各位府中的拜訪和有請。
有些下人面漏不滿神色,哼哼不滿。
自家老爺是何等的人物,難不成鉅鹿侯是不願給我我家老爺喝杯茶的面子。
這些話,他們自然是不敢當著井源面前說,不過在個管家面前,自然是沒什麼顧及。
他們將老管家團團圍住,勢必要給個說法。
老管家也不慌,祭出了法寶—我家侯爺沒別的意思,只是現在我家侯爺啊,正在府裡和宮裡來的天使答話。
這待會兒,還要進宮謝恩,這才拂了各位大人的好意。
這話一說,剛剛還像是吃了槍藥一般的眾人都啞了火。
這,陛下……
就是再借給他幾個狗膽,他也不敢目中無人到不把皇帝放在眼裡。
於是乎,這些人也就只能老老實實回去覆命。
金英在堂內,說了會兒客套話,喝了幾杯茶之後,識趣的就要告辭。
井源客套的挽留幾句,接著也要入宮謝恩。
入宮謝恩的時候,朱祁鎮先是和井源聊了一會天,之後還給了井源一個差事—五軍都督府中軍都督斷事官一職,和英國公,定國公,還有幾位老侯爺一同掌管京營。
井源大吃一驚,連忙謝恩。
職,不可為不要害,權,不可為不大。
這個決定,也是朱祁鎮深思熟慮之後才下的。
王直的話好像又一次在耳邊響起。
“文武並用,不可偏廢。”
王直的擔心,是害怕朱祁鎮一味的重用和偏向於這勳貴。
朱祁鎮心裡也明白,勳貴們也全然不是什麼好人。
貪墨軍餉,屯田廢弛,不修武備,私役軍士,這些,也是大明軍隊不爭的事實。
這些事情裡,哪一件能少的了勳貴的影子?
而且更要命的是,軍權在那些個勳貴手裡,不一定真的比在兵部,在文官手裡好上多少。
朱祁鎮需要勳貴不倒,用來制衡文臣。
勳貴不能成為朝堂上的泥塑人,但朱祁鎮同時也不需要個尾大不掉的勳貴集團來制衡自己。
避免了土木堡之變,勳貴集團並沒有出現歷史上的一蹶不振。
反倒是這一次的明智站隊,藉著著這“從龍之功”,勢力聲勢壯大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