勳貴們從洪武年間開始,各公侯之間,侯伯之間,互相聯姻,早就是錯根盤節,你中有我,同氣連枝。
尤其是京營,這已經快成了勳貴的自留地。
王直說,哪怕英國公他們等人對他忠心耿耿,陛下也是信任有加,君臣相得。
但大明的英國公不會只是張輔,大明的皇帝,不會永遠都是正統皇帝。
所以朱祁鎮已經開始提早佈局了。
剛剛了嘉獎勳貴,若是反過頭來就貿然打擊,想來朱祁鎮逃不掉一個寡恩刻薄的名頭。
再說了,這事也不能急這一時半會兒。
朱祁鎮現在不能,也不想動手?
哪能怎麼辦?
那就只能是往裡面摻沙子了。
剛剛受封的井源,就是目前最好的人選。
井源如今炙手可熱,又立下大功,以侯爵的身份進五軍都督府管事,這誰也挑不出毛病。
再加上井源是駙馬都尉出身,先前與那些勳貴的瓜葛不多,用的也放心。
再加上為人正派守正,簡直就是合適不能在合適。
朱祁鎮讓井源在五軍都督府,第一件事著手要做的,就是是對京營如今的狀況要有更加細緻的瞭解。
京營在土木堡雖是保全大半,可終究還是一場大敗。
加上當時朱祁鎮提出保人為上,輜重武器什麼的,帶不走的基本上就地銷燬了。
所以到底損失了多少武器輜重,在當時的混亂情況之下,也沒個詳細,誰都說不清。
後來于謙雖說調撥了南京武庫用來補充,可當時事態緊急,出於各種原因和限制,也沒能詳細核查。
後來隨兵部和五軍都督府都上奏過關於京營此戰的本子,但是兩邊各執一詞,差距實在是太大。
很明顯,兩邊都是各有目的,不能全信。
關於這件事,朱祁鎮想過讓錦衣衛去查。
但思來想去,井源,最合適。
井源腦子裡一片漿糊。
“臣,遵旨。”
井源感受到了莫大的信任,一副摩拳擦掌,想要做出一番事情的樣子。
待井源離開之後,朱祁鎮閉目養神一番,突然開口:“金英。”
“老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