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夫人點點頭,倒了醋,將手中的筷子伸了進去。
方吃了一口,她就笑了,“這平日有些葷腥之氣的魚,今日經了你的手,竟然吃出了螃蟹的味道,好吃!”
此時,趙夫人看張氏的眼神也和之前大不相同了。
張氏微微一笑,又做了個肉沫茄子,同樣得了趙夫人的讚許,當即決定把喜宴交給她來做。
一番討價還價後,雙方說定了工錢,趙夫人又將自己的酒席數和大致要用的菜品報了。
顧家幾人細細聽了,一一記下,因後日便是婚宴之日,時間緊迫。
所以,張氏便列出酒席菜品明細讓趙夫人過目,務必今日便要將菜品定了,明日方可採購齊全。
趙夫人十分滿意,當場便付了二百錢的定金。
顧家幾人拿了錢後,方和王大娘一道走了。
臨走前,趙夫人還抱了甜寶兒,“這丫頭好可愛,可真是讓人稀罕。”
甜寶兒咯咯地笑著,展現自己可愛的一面,因此得了一小包松子糖。
出了趙家,王大娘扯了張氏,問那做菜的手藝,又好奇是哪裡學來。
張氏含混了幾句,只說跟自己父親學的。
回家途中,謝氏笑道:“看來大郎媳婦還藏拙了。”
確實,那天宴請村民的大鍋菜,張氏還沒展露出真正的實力。
張氏笑了笑,這才說,“我爹以前在酒樓裡當過大廚,後來遭人算計,這才當了個鄉廚。”
原來張氏孃家往上數幾代都是廚子,還開過酒樓。
到了她爹這一代,因為被人算計得家財盡散,便搬到顧家所在的村子,這才有了與顧大郎的姻緣。
這些連顧家都不知道,以為張父只是個普通的鄉廚。
甜寶兒聽得眼睛發亮,腦子裡轉出了好幾個想法。
謝氏開玩笑道:“你也不早說,不然可以早點改善家裡的伙食。”
甜寶兒烏亮的眼珠子一轉,拍著小手道:“大嫂,賣菜菜。”
張氏一下就明白甜寶兒的意思,“寶兒是要大嫂做吃食買賣?”
謝氏愣了一下,點頭說,“家裡的地不多,主要進項基本靠打獵來的,現在天冷了,獵物也少了,要是有個長久的營生就好了。”
畢竟祖上開過酒樓,張氏聽得有些心動。
顧大郎卻說,“三嬸子,我覺得這些得回去了,再和阿爺商量。”
謝氏道:“那是當然,我們就這麼一說。”
張氏抱過甜寶兒,疼惜道:“我們寶兒咋那麼聰明,還知道做生意呢。”
這麼小的娃兒哪裡知道什麼做生意?甜寶兒怕被看出什麼,只好裝傻,“賣菜菜,好吃吃。”
其實謝氏幾人都沒多想,看著天真可愛的小糰子,心情都大好。
回到家後,顧大郎迫不及待地找了顧老頭,“阿爺,有件事得和您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