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和明學都是精神上的一種學問,國學終究還是帶著利益成分在裡面,所以排第四合理一點,也算是一種平衡。
但顧錦年心裡清楚的很,國學必然是排名第一,因為十個讀書人有九個都想要當官,這是人性。
“先生,除了這四個,還有其他的嗎?”
顧錦年好奇問道。
“有,只不過其他的學派,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譬如說前些年出來的縱橫學,陰陽學,五花八門,但都沒有被稷下學宮認可。”
“錦年,按老夫的想法,你入國學要好一些,你的性子,不適合加入朱學,你自己無法約束自己,明學對你已經有些意見,沒必要自找麻煩。”
“國學的話剛剛好,你本身便是大夏權貴,入國學合情合理。”
“當然具體是什麼,看你自己吧。”
蘇文景給予了自己的想法。
“學生好好想想吧。”
顧錦年點了點頭,顯得有些若有所思。
孔聖之學,相當於是一個啟蒙,而且孔家人一直把持著,主修孔聖之學,等同於要入孔家,顧錦年不想去。
朱學的話,存天理而滅人慾,這玩意更不適合自己啊,只適合那種天生品德高的人,而且自控能力極強,這種人很恐怖,他認為不該做的事情,就一定不會去做。
比如說吃東西,說不能浪費就一點都不能浪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比佛門苦行僧還要狠。
明學就更別說了,君子之道,如若不懂變通,那就是被人欺負的命,雖然也能彰顯出自己品德高尚,可問題受委屈的是自己啊。
國學嘛.......加入進去,就莫名摻雜不少事情,政治這玩意,顧錦年其實不太想碰。
他的想法就是,把自己的餘光散發一下,改善改善國家,能幫就幫,剩下的讓王朝自己來處理,自己該休息的時候也要休息,奔著退休去幹活的。
但蘇文景說的一點都沒錯,現在國學的確最適合自己。
除非自己不進任何學派,那這樣的話,又不太好。
“得好好考慮考慮了。”
顧錦年心中喃喃自語一聲,這些他都不是很滿意。
非要說最滿意的,其實是‘心學’,沒穿越之前,顧錦年讀過心學,當時沒有太理解意思,可隨著來到這個世界這麼長時間,遇到了這麼多事情。
顧錦年愈發對心學產生了濃厚興趣。
奈何事情太多了,根本沒有空閒時間讓自己好好去感悟。
既然現在要面臨學派選擇,顧錦年打算未來一段時間,好好學習學習,同時也算是靜下心來,感悟這個世界的儒道。
顧錦年是覺得自己這段時間太過於急躁了。
應當讀書,好好明悟一二,也要好好反省反省。
“恩。”
“好生回去休息吧。”
蘇文景點了點頭。
如此顧錦年告退,他一個人回到了住處。
科舉結束後,大夏書院冷清了許多,九成的學生都回去了,類似於王富貴他們也回家了一趟。
其餘人或多或少也離開了書院,除了一些大儒和夫子之外,書院內沒有其他讀書人。
《青葫劍仙》
雖有些孤獨,不過也算是清淨。
如此。
一連半個月過去了。
這半個月的時間,顧錦年每天早睡早起,白天寫國策,晚上就是在悟道,關於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