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在任何一架飛機上,這兩個指標都是不能同時滿足的。
也就是說,04號原型機還遠沒有到達極限。
“請求繼續進行試飛!”
付國祥終於體會到了一架真正截擊機的效能!
……
這個要求讓塔臺裡面的指揮員猶豫了一瞬間。
04號原型機這次雖然不能算是正兒八經的“首飛”,但畢竟才更換了全新的動力系統,實際上是擔負著對渦噴14進行載機平臺飛行試驗的任務。
照理來說,這第一次上天不應該進行太極限的測試。
更不用說還有領導正在參觀。
就連目前的兩萬米高度,2.2馬赫速度,都已經超出了原本的試飛計劃之外。
但是根據付國祥報告的情況,目前的高度和速度對於這架飛機來說應該還遠沒有到達極限,並且根據之前的高空臺和空中臺測試結果,也確實有進一步嘗試的潛力……
幾秒鐘的糾結過後,他回頭看向了等在身後的楊奉畑和常浩南。
“先檢查一下當前高度和速度下飛機的各系統工作情況。”楊奉畑伸出一隻手,按在了指揮員的座椅靠背上:
“尤其是看一下發動機能否穩定供電,這很重要。”
戰鬥機在飛行和作戰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電能,在正常情況下,會由主發動機帶動的IDG發電機進行發電。
但是發動機畢竟是有極限的,能夠提供的總功率就那麼多,如果讓飛機長期處在接近極限的狀態下飛行,或者發動機的情況不太穩定,就可能出現供電不足的情況。
後世的F35戰鬥機就一直被這個問題所困擾,無法維持維持機上裝置同時全功率執行,一直到常浩南重生的時候都沒聽說解決。
所以,如果供電還能夠維持正常,至少說明發動機還處在一個比較遊刃有餘的工作狀態下。
指揮口令被迅速下達給了空中的付國祥。
作為一架全狀態原型機,04號機上面自然也安裝了1471G雷達。
相比於殲8B上面那臺本質上是從測距雷達改出來的208A單脈衝雷達,1471G的效能就要好上很多了。
這是華夏第一部X波段機載脈衝多普勒雷達,首次具備了(至少是理論上的)下視能力,可以引導半主動雷達制導導彈進行超視距攻擊。
無論怎麼說,對於殲8這樣一款飛機來說都是滿足需求的。
不過作為代價,雷達開啟所消耗的功率也比過去高了不少。
“雷達已經通電,自檢成功。”
在兩萬米高度上開雷達,如果不特地設定一個靶機的話,自然是什麼都搜尋不到,但只要能夠正常工作,至少說明電源方面沒有問題。
聽到這個訊息的常浩南和楊奉畑對視一眼,也是面露喜色。
相比於完全經由他們之手設計測試的飛機機體和航空動力,電科14所負責研製的1471系列雷達屬於一個不完全可控的因素。
但是這次既然能在2萬米以上的高度完成自檢,說明至少在底子上沒有問題。
至於霹靂11空空導彈……
嚴格來說,機載武器並不屬於八三工程包含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