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他猛然記起自己還曾下令,去替那張青檀找尋流落於民間的外孫,便隨口問了一句。
一旁那老寺人忙答道:“那孩子已經大理寺驗明瞭正身,現已認祖歸宗了。
說起來那青檀公與張茂松,都該感激陛下的聖德才是。”
織耕天子天生便是好大喜功的性子,聽到這話,心中頓覺舒暢,表面卻擺擺手道:“謝我做什麼,天子施恩於臣子、貴人,也是理所應當之事。
說起來,那張家小子命運也是波折、離奇的緊。
出身於兩張這樣的高門貴第,卻偏又因戰亂流離失所,還被邪僧拐帶,如不是我下了一紙詔書,恐怕便從此淪落為庶民、賤戶了。”
那老寺人熟知天子脾性,見他越說越眉飛色舞,便笑著恭維道:“這便是天恩浩蕩,澤被眾生了,非聖明天子不可為也。”
“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談何澤被眾生,阿大的話有些過了。”織耕天子聞言,嘴巴里責備著,臉孔卻喜不自勝的笑了起來。
那老寺人表情一正,肅聲說道:“萬事都是有因有果,由小而及大。
陛下,您連這臣子家中失犢喪親這樣的小事,都施恩將旨,處置的妥妥當當,臣子們自然感懷效命,慢慢的這天下間的大事,也必會好轉的。”
“阿大這話倒也有理。”織耕聞言心中更是歡喜,忍不住笑著應了一句,之後突地心血來潮道:“其實按理來說,既然是朕從民間尋回了那張家小子,總要有始有終的見見他才對。
阿大,你這便傳旨讓他進宮來吧。”
見多了天子一時興起隨意亂命,突然起意召見一個世家貴子進宮,實在算不得什麼,因此那老寺人聽了毫不覺得唐突,點點頭道:“能面君見聖也是那張家貴子的機緣,吾這就派人去傳召。
演禮過後便讓他覲見。”
說完之後,他招招手,在宮闈間喚來兩個年輕的火者,吩咐了幾句,便繼續侍候著天子用膳。
而同一時間,還不知道自己馬上便將面見炎黃天子的張還生,也正在熊京張府偏院膳堂裡吃著午食,將一個個成人拳頭大小,只用鹽水一浸,稍稍蒸過,內裡還帶著血水,便擺盤上桌的牛肉糰子,嚼也不嚼的吞進肚中。
自從習得《大禍黑日經》上的法門,觸類旁通的以混沌之力淬鍊肉身以來,他食量不知為何突地大增,每日能食半隻肥壯黃牛而不飽,若不是冒充成了世家貴子,怕是終日都要捱餓。
在張還生兩邊的墨玉石桌旁點菜、斟酒的四個貼身丫鬟,看到他宛如餓鬼轉世般狼吞虎嚥的樣子,臉上隱隱露出不同的表情。
其中與張還生講話最多的春熙終於忍不住低聲說道:“君子,這飯食都是由您一人獨用,又沒有人爭搶,何必吃的這般急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