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皇帝連天都不怕,那誰還能約束?
所以,必須撥亂反正,必須讓皇權重新敬畏上蒼。
儘管大家都知道——哪來的什麼冥冥中不可知的天意?
要真有所謂的天意、天命。
黃河連年氾濫,地震隔三差五,蝗災、旱災此起彼伏。
大宋為什麼還沒有滅亡?
兩宮聽了,都很贊同的點點頭。
趙煦也是配合的露出了微笑。
呂公著鬆了一口氣,只要可以開好頭,那下面的話,就可以接著說了。
“二曰愛民、三曰修身、四曰講學、五曰任賢、六曰納諫、七曰薄斂、八曰省刑、九曰去奢、十曰無逸……”
趙煦聽著,微微眯起眼睛來。
他此刻挺想點一個姓司馬排行十二的老臣的名字:看看人家!多懂事啊!
沒有一個字說自己要做什麼,但卻已經將他想要做的事情介紹了一遍。
簡簡單單,就說明了他這次入朝之後,只要主政就一定要撥亂反正的態度!
但在同時也留了極大的空間和餘地給反對派,也給宮裡面。
因為他的話怎麼解讀都可以!
於是,趙煦笑著說道:“學士所言,真乃英雄所見略同!”
他回頭看向帷幕:“太母、母后,朕記得上次,司馬師保也上書求直言了!”
“今天呂學士也有納諫之言!”
“父皇教誨,果然是至理名言也!”
“就應該廣開言路,叫天下人都來說話!”
帷幕裡的兩宮聽了,卻都是陰沉了臉。
上次司馬光求直言,求到最後,居然是把刀子砍向高家、向家!
這些日子,高家、向家的命婦們,可沒少在兩宮面前哭哭啼啼過。
呂公著更是連忙拜道:“臣所謂納諫,與司馬學士還是不同的……”
“臣以為,陛下納諫進言,當以朝堂為主!”
“尤其是御史臺言官,更屬重中之重!”
“臣愚鈍,請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於御史臺多進君子賢人,退那等阿附權貴之小人!”
這也是呂公著今天最主要的目的——不僅僅要佔領少主身邊,讓正人君子圍繞在少主身邊。
還要讓御史臺變色!
使這個大宋最得利的武器,這天下輿論的唇舌,掌握在君子手中!
而不是像現在一樣,被新黨控制,淪為新黨攻擊和議論君子們的武器!
呂公著非常清楚,御史臺的重要性!
只有控制了御史臺,才能藉助輿論的力量,倒逼都堂的新黨宰執,迫使他們主動退讓。
這樣可比橫衝直撞,直接去和新黨發生正面衝突要好得多,也有更多退讓、妥協的可能性。
畢竟,御史臺彈劾,可以請罪出外。
只要請罪出外了按照傳統,就要點到為止,就此收手。
兩宮聽著呂公著的話,雖然沒有領悟到呂公著的用意,卻也都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