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愣愣的盯著趙禎。
趙禎坦言道:“我大宋先後拿下了河西、西夏、大理、燕雲五州。此次同遼、黑汗、青塘戰事取勝以後,我大宋肯定還會佔據遼、黑汗、青塘等多出疆土。
四哥在交趾境內下了一步閒棋。
隨後交趾被打爛了以後,我大宋可以派遣兵馬過去收拾爛攤子。
到時候交趾很有可能也得歸我大宋。
到時候我大宋的版圖很有可能會擴大三倍。
朕治理如今的大宋,已經十分勞神了。
等到我大宋版圖擴大三倍以後,朕恐怕已經治理不過來了。
到時候類似龜茲以西的一部分疆土,以及海外諸如倭國等一部分疆土,朕根本沒辦法治理。
朝廷對其也是鞭長莫及。
設立都護府之類的,恐怕難以長久。
前唐設立都護府,就是個例子。
朕與其扶持地方勢力主政,還不如將那些地方分封給自己人。
地方勢力主政,一旦坐大,必然會反撲。
自己人就不同,他們需要藉助朝廷的力量,幫他們穩固地方。
朝廷也需要藉助他們,穩固邊疆。
相輔相成,必定能長久的生存下去。
就算後世子孫不成器,弄得大宋民怨沸騰,亂象叢生。
也會有無數支漢家兵馬,從遙遠的邊陲,趕到汴京城內,勤王扶政。”
陳琳驚恐的瞪大眼,“官家要分封諸侯?!”
趙禎苦笑了一聲道:“不分能怎樣?疆土打下來了,總不能在還給外人吧?就拿倭國而言,劉亨拿下了整個倭國,朕倒是想派人去治理。
可你去問問滿朝文武,有幾個願意去倭國的?
就算有人肯去,那也不能代表朕就能像是治理我大宋其他地方一樣治理倭國。
從汴京城到倭國,往返一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朕的政令抵達倭國,坐鎮倭國的人遵不遵從,朕也不一定知道。
朕派去的人若是在倭國自立,封鎖的海境,控制了倭國對外的喉舌,朕有可能一輩子也不知道。
既然如此,朕乾脆將倭國封出去好了。
畢竟,朕將倭國封出去,既安撫了功臣,也得了錢財,還不用管倭國那些瑣碎事。他在倭國做什麼,對朕而言都無關緊要。
可朕若是派人治理倭國,朕要時時刻刻操心著倭國地方的政務,若是被人自立了,那朕的臉面就會丟一個乾乾淨淨。
更重要的是,此次一旦我大宋打贏了遼、黑汗、青塘,將會湧現出一大批封無可封的功臣。
朕不厚賞他們,他們必然鬧事。
朕厚賞了他們,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成為新武勳、新皇親國戚。
朕活著的時候,還能壓得住他們。
朕要是死了,誰能壓得住他們?
到時候他們造反也罷,故態萌發成為大宋新的禍害也罷,朕都管不了。
所以,將那些化外之地,分封給他們,得到的好處,遠比將那些化外之地拿在手裡要大。”
陳琳聽完了趙禎一席話,腦子暈暈乎乎的,不知道說什麼。
趙禎嘆了一口氣,也沒有再多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