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明嘉靖從長生開始 > 第一百九十九章 清丈田畝,均地於民!

第一百九十九章 清丈田畝,均地於民! (第3/5頁)

除非,大族豪強利用手中的財富再去買賣土地,重頭再來。

幾世的積累,煙消雲散,大族豪強不拼命才怪。

但朱厚熜卻猶嫌不夠,打補丁道:“清丈田畝,均地於民後,田地的使用權歸於百姓,而所有權將歸於朝廷,任何時候,都不允許私自買賣。”

他能保證大明朝風調雨順,年年豐收,但不能保證上億百姓不遭受天災人禍,為了避免大族豪強故意給百姓製造苦難,低價買賣百姓田地,間接達成兼併土地的目的,那不如就禁止所有買賣。

陳以勤眼睛瞪的像銅鈴,聖上這是為大明朝土地打上了最後一個補丁,將陽光下的大族豪強腐朽屍骨給剉骨揚灰了。

正應了《孟子·滕文公上》那句話:“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朝廷輕易是不會去動田地的,土地歸於朝廷,其實是給了普通百姓保障,將土地轉化為了百姓手中的恆產。

土地歸於朝廷,朝廷歸於百姓,擁有恆產的人,會有穩定的思想和行為,因為他們有足夠的物質基礎來支援自己的生活和家庭,從而能夠專注於道德和精神的修養。

而沒有恆產的人,則可能因為生活的不穩定而導致思想和行為的波動,甚至可能因為生存的壓力而做出違反大明律法的事情。

人人都有恆產,雖然不多,但不遭大災不遭大難,衣食都能自足。

但這對官吏、士紳、大族、豪強來說,那點微末的恆產就不滿足了。

官吏要的是權力代代相傳,最大錨定物之一,便是在土地上建立的勢力。

士紳要的是詩書代代相傳,土地產出供給自己和子孫讀書的錨定物,也有土地。

大族、豪強就不必多說了,那是家族傳承的保障。

陳以勤想說些什麼,但張著嘴,唇齒也在動,可就發不出聲。

如今大明朝在冊田畝三億畝,均到過億百姓頭上,一人不到三畝地。

當然,大明朝真正的田畝數遠不止如此,從洪武到弘治年間,天下田畝就已減少過半。

具體到某些地區,如湖廣田額原本為二百二十萬頃,到嘉靖年間時存額僅僅二十三萬頃,失額一百九十七萬頃;河南田額一百四十四萬頃,嘉靖時存額四十一萬頃,失額一百三十萬頃;廣東田額二十三萬頃,嘉靖時存額七萬頃,失額十六萬頃。

大明朝土地失額非常嚴重,這與官紳、大族豪強的手段有關。

丈地縮繩、詭計、飛灑、寬繩、隱田、匿戶等等。

士人集團對土地及土地生產資料進行把控,時至今日,已延伸到對政權的侵吞。

陳以勤家族族老曾對全國土地有過估計,約在六億田畝上下。

均到所有大明朝百姓頭上,一人能有個六畝田地耕種,一戶五口之家,就能有三十畝田地耕種。

豐年之下,三十畝田地能產出八九千斤糧食,摺合銀錢,能有二三百兩銀子。

小麥、高粱價錢低些,但再少,也在百兩銀子以上。

五口之家一年的收入,甚至能比得上朝廷正八品官的年俸。

古往今來,百姓何曾要有今日之富?

陳以勤恍惚間,似是看到盛世降臨,百姓盡歡顏的畫面,但他也知道,在人的生活變得舒服後,人口就會迎來大爆發,一年收入百兩銀子的場景,很快就會隨著糧價調控和人口增長均平下去。

可那樣的盛世,陳以勤想要去看看。

哪怕只有幾年,幾十年,陳以勤和陳家都願意付出一切努力。

一個家族,終有走向寂滅的時候,即便是世家也逃不過這個宿命,漢、唐時期的世家強過皇權,亦是如此。

但如若他和家族能完成清丈田畝、均地於民的壯舉,在浩瀚的華夏曆史書上,必能為陳以勤和陳家單開一頁。

而那,或許是一個家族通往永生的方式!

陳家,願意付出一切!

最新小說: 女主拿了反派劇本 穿到女尊寵夫郎 沙雕機器人,綜藝爆紅 電弧中的高階玩家 靈異少年偵探 我要愛情百分百 戰神聯盟之勇者無敵 異境見聞考 法拉姆奧特曼:開端 次元變身穿越系統 紅警之超時空兵團 灰夜流年 乞討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諒 名門深閨:嫡女謀略 年代空間:被糙漢老公寵上天 三穿陳阿嬌 快穿:反派女主滿級之後 誰叫我夫君是反派 與萩原互換身體後 穿成年代文裡的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