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個很有趣的說法,不知道有多少人聽說過。
最完美比例的潔淨空氣的毒性對人體的損傷為“1秒/秒”。
意思就是,你能找到的最好的氧吧,你吸一秒也要消耗你一秒的壽命。
這是不是廢話?
聽起來就跟“我的爸爸家遺傳生男孩,原因是我爸爸的爸爸是男孩,我爸爸的爸爸的爸爸也是男孩,我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也是男孩”一樣的邏輯。
任何一個爸爸,他們家都註定是這樣“生”下來的。
這個爸爸家生男孩的遺傳事實可以說是真相中的真相,人人都否定不了。
換了個角度說而已。
……
如果我們現在需要計量生命,我們會用什麼標準來衡量?
一定是時間。
我的生命還有多少年、多少月、多少周、多少天、多少小時、多少分、多少秒。
說不定下一瞬間就碰到什麼天災人禍的意外,你估計的這個時間就瞬間被歸零了。
所以我們可以在這個計量標準前加上,“無意外”字首。
估算人一生時長的最常用時間數字是140年,二十年前這個數字是160年。
並不是說這個數字過了二十年就減少了20年,而是如今科學進步的結果讓這個數字更精準了一些。
那我們就沿用這個數字來舉例子,人呱呱落地後,最完美的生命消耗方式能讓我們活140年,加上我們在母親身體裡的時間10個月計作305天好了,再加上父親母親生精排卵的最長時間12天。
我們身體的物質結構最早面世到理論上的終點,總共擁有51487天的時間,按照秒計算就是擁有4,448,476,800秒。
每個人的物質湮滅倒計時就是這麼久。
可最近的理論又讓這個計算需要多加很多數字在裡面,人類母親的所有卵子都是在母親一成人形的瞬間就產生了,母體排卵所排的都是跟她生命一同誕生的卵子。
那我們就把法定時間的長度加上去,作為理論上最年輕的合法母親的分娩時間來看。
按照20歲法定結婚算,20年加上305天再加上12天,總共就有了7627天,按照秒計算就是658,972,800秒。
這樣,我們一個合法人的物質結構總湮滅時間就有了,共計59114天,按照秒計算就是5,107,449,600秒。
……
讀秒度日沒有什麼意義,為了讀秒而活著只會讓我們成為笑話。
不過,清楚知道1秒內自己做的事情讓自己的生命倒計時是加速了還是減速了,這個就很有意思了。
就像上面說的吸入最理想的空氣的毒性為“1秒/秒的壽命”,也就是不加速也不減速。
不吸入空氣也有個說法。
不吸入空氣會為全身帶來一個供氧不足的時間段,比如不吸入空氣的1~60秒,所有的汗腺都會開啟毛孔自行接觸周邊更大範圍的空氣,以圖自助。
這個現象在中國的古籍記錄稱之為體呼吸。
在這個階段,人體汗腺的代謝效率會有限的提高,雖說很有限但也算是提高了,更會在之後的日子裡得到功能增強。
有些人就會反應過來,為什麼某些人愛游泳,身體就越來越好,有的人學著去游泳,每天一樣的時間去遊卻沒有那種效果。
原因就在前者閉氣潛游的總時段要遠遠高於後者。
游泳非常的好是不是?
並不是,得了蜜瓜丟了西瓜而已。
健康的正常人閉氣在超過2分鐘也就是120秒後,身體的細胞會在缺氧情況下迅速降低溫度,這個時候會有個有趣的現現象,人的頭部會體現高熱。
這種高熱狀態會讓人思考短路甚至忘記行為目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