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二十年,布宜諾斯艾利斯先後頒佈了各種法律推動阿根廷工業化程序,從必隆時代的五年計劃到弗朗迪西的外資引進,一直在探索建設阿根廷工業,只是效果並不怎麼好。耤
1944年頒佈的汽車工業法、1947年的鋼鐵工業法、1951年的石油化工工業法、1952年的拖拉機工業法、1957年的造紙工業法等,都是相對成熟的法案。
拉潘帕建省時間比較晚,這些工業法案在拉潘帕省落實的很少,原來人口也就十多萬,並沒有足夠的實力不足以實施這些法案,這基本上是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科爾多瓦省,聖菲省等大省量身定做的。
以前布宜諾斯艾利斯為拉潘帕省的定位主要還是單純的農業牧業省,沒有自己的出海口,主要依附在科爾多瓦省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是潘帕斯草原到巴塔哥尼亞高原的中間過度地帶。
舊省府聖羅莎市附近是全省人口密集區,西部為潘帕山谷、多灌叢的半乾旱的巴塔哥尼亞高原和高山,氣候相對乾燥,有一點小加工業,如今確實發展的還算不錯。
與布蘭卡港的合併後,拉潘帕省才有了起飛的根基,5年時間人口規模翻了20倍,從20萬增加到400多萬。
有布蘭卡市的財政幫助,加上行政區劃改革,去年聖羅莎市人口已經突破30萬,因地制宜發展了冶金,機械工業。
超常規的人口湧入和科恩財團提供的原始資本讓拉潘帕省有了工業化的基礎,否則再多的好政策都是空談。耤
聖赫塞對標的是新臺北和南朝鮮,去年新臺北人口有1000萬,生產總值是18.3億美金,南朝鮮人口2300多萬,國民生產總量為19億美金,拉潘帕省總人口400萬,經濟規模在14億美金。
從經濟上來說現在拉潘帕省和新臺北相差不大,只要幾個大工業專案投產下去,拉潘帕省的工業發展還可以上一個臺階。
拉潘帕省就缺個美國這樣的金主爸爸,但拉潘帕省也背靠著阿根廷。
新高官聖赫塞·科恩根據這些法案,進行了拉潘帕省本土化,並在上任第一年內全部推動實施,進行改革後的拉潘帕省行政機構的高效率和廉潔也是阿根廷之最的,而且他十分明確地將經濟增長放在省政廳首位,經濟發展高於一切。
原先省政廳和各市政廳的財政相對獨立,各有自己的財政收入來源和支出專案,廣域市合併之前的財政稅收大權集中到省政廳,拉潘帕省成了阿根廷第一個完成集權的省政廳,有了集中錢辦大事的能力。
除了單純的法案和財政還不夠,聖赫塞迅速推廣了布蘭卡市工業經驗,在完成廣域市合併後,拉潘帕省政廳還和阿根廷國家鐵路公司合作,修復並新建拉潘帕省內鐵路,與現有鐵路完成連線,可以更快的把臨近省份的礦場,糧食,農牧產品運輸過來。
透過在整個拉潘帕省建立了四通八達的拉潘帕公路體系,讓布蘭卡市有了穩定的後方,而阿根廷發達的鐵路交通,也為公路建設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出口也越來越方便。耤
……
聖赫塞透過吸收大量國內外移民來搞建設,引進技術,培養本土人才,取得了一定的工業化成果,靠整個省的力量發展工業。
19531958年,前後五年時間,有科恩財團、紅杉投行、阿根廷本土銀行、普拉里國際、阿根廷國家證券交易所、國營資產委員會還有發行的各種債券的多方資金加持下,才有了這些看起來不錯的成績。
布蘭卡市同比利時、奧地利義大利、聯邦德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簽訂的技術和生產線引進已達50多項,涉及鋼鐵冶金、工業機械、金屬加工、燃料電力、石油化工、交通運輸、農業機械、汽車、造船和飛機制造等多個重要工業部門,包括170多家商事主體,14家研究所,6所大學。
在布蘭卡市工作的歐洲專家達1000人,技術人員5000多人,布蘭卡市市政廳旗下的各大部門和下屬公司派遣人員出國學習,僅布蘭卡市工業委員會和布蘭卡市國營資產委員會派往歐洲學習的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就達1600人,基本上是科恩財團和拉潘帕省的國營工廠。
這些人才的引進和出國培養,大大增強了布蘭卡本土公司的技術和研發實力,也增強了布蘭卡市的整體實力。
現在布蘭卡市勞動密集型製造工廠普遍採用流水線技術,紡織廠服裝廠工人只需要有小學生水平就可以,幾乎不需要技能便可完成裝配操作,工廠沒有需求也沒有動力去培養中高階技術工人。耤
但是,當布蘭卡市產業結構向汽車工業和電器電子工業發展時,高水平職業教育的支撐作用就會顯現出來。
除了歐洲技術來源,布蘭卡市透過大量低價出售糧食給新華夏,等價交換獲得了一些秘密技術援助,蘇聯人的技術雖然不如歐洲精密,但確實有很多可取之處。
布蘭卡市靠著大量進口外國機器,派人員到國外學習考察,分析外國產品,引進外國最高階的技術文獻,發展逆向工業化,逐漸有了成果。
除了像雷頓汽車、瑪雅化工、南方石油、新科恩重工、拉普拉塔鋼鐵廠這樣的成套引進,然後進行本土化,這是必要的準備。
不過在聖赫塞看來,山寨工業更具備潛力,而且成本低,收益巨大,也是一條捷徑。
聖赫塞對山寨並不陌生,科恩財團下的軍火武器板塊就是從山寨武器起家,受限於阿根廷本土工業實力,山寨失敗,好在後來有了德國人的加入,才發展成為阿根廷第一軍火商。
“德國人和日本人都在山寨,沒道理阿根廷不能山寨。”耤
因為拉潘帕省工業體系的完善,讓更多小公司有了模仿歐洲工業產品的能力,可以透過逆向拆解工業產品進行山寨。
大量的工業配套設施,讓布蘭卡市有了建立本土供應鏈的能力,山寨工業突飛猛進。
這幾年各種大學和研究所的建立,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布蘭卡市的山寨工業的進步也有了升級可能性。
在地理條件比較好的市區和縣,由布蘭卡市工業發展委員會總規劃,市政廳授予下屬各區和縣有建立區工業發展委員會的許可權,區委員會各自建立標準化工業園區。
這些工業園區完全按照後世三通一平的標準最佳化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化港口,進行通水通電通訊,可以讓本地和外來的工廠可以更快的發展起來,吸引阿根廷國內外工廠入駐。
因為布蘭卡市工業體系的進步,特別是各種機床廠,模具廠,發動機廠的外放,還有各種歐美電子電器產品,加上放縱甚至引導,讓布蘭卡市各種山寨歐洲品牌的大小工廠數量越來越多,從摩托車到各種家用電器,都有各種山寨貨,像臨港工業區就是山寨貨的重災區。
而隨著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布蘭卡鋼鐵廠,漢斯鋼鐵廠,雷頓汽車廠,南方石油化工廠,瑪雅化工廠,菲利普拖拉機廠,菲利普摩托車廠,布蘭卡造船廠,恩科電器廠,科恩重工卡車廠建立起來,帶動了相關工業的發展,拉潘帕省的工業快速進入重工業化的發展時期,鋼鐵、石油化工、汽車、農機、機器製造、電子等工業部門逐步建立和發展起來。耤
本土也湧現出了布諾電子,潘帕斯電氣、恩科電氣、藍色港灣電氣,貝爾格拉諾造船廠,阿根廷柴油機廠,布蘭卡市精密機床廠,阿爾貝託製藥,馬松藥業,布里達能源,藍雲服裝化纖廠、綠傘卡諾化學、加西亞諾斯貝爾化工、藍色海洋—聯邦塑膠化工,讓原材料生產加工成本降低。
其他還有大量如瓦倫丁貿易,馬丁內斯貿易,布蘭卡商業貿易,維薩貿易一大批貿易公司,完善了布蘭卡市的產業鏈和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