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還是低估了宋重錦,居然還真有幾分本事!
可若是眼睜睜的就看著宋重錦這麼入了陛下的眼,他們也不甘心。
乾脆就信口雌黃的挑宋重錦的毛病,什麼宋重錦剛去沒多久,這麼快就查出了馬場的貓膩,是不是其中有更大的貓膩?
還有這些證據,是不是真的?有沒有捏造的?會不會是宋重錦為了奪權,而構陷於人?
這話一出,宋弘能忍?
差點沒跟齊國公在朝堂上打起來,要不是旁邊的人拉得快,只怕齊國公就要被揍成豬頭了。
好端端的一場大朝會,幾乎成了鬧劇。
尤其是宋弘將齊國公和阮將軍給揍了,轉身還一臉委屈的求陛下給他做主,嘉獎嘉獎宋重錦。
簡直沒把齊國公和阮將軍給氣厥過去。
雖然陛下沒當場答應嘉獎宋重錦,可話裡透露的意思,那也是頗為看重的。大有三司會審後,若真是證據確鑿,那宋重錦就是大功臣,自然不會虧待了他。
有了陛下這句話,宋弘也就趁勢下坡,謝過了陛下隆恩,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陛下對馬場那邊早就有想法了,更深層的,只怕是對邊防都有想法了。
宋重錦和馬場,不過是陛下試探的棋子,接下來才是重頭戲。
宋重錦已經踏出了第一步,只要他繼續保持,恐怕將是陛下手裡一把鋒利的刀,深受重用。
因此,一下朝大家都紛紛恭賀宋弘。
就連顧家,大家想起這宋重錦好歹也是顧長卿的外甥女婿呢,也頗為得了幾句恭賀。
宋弘倒是想跟顧長卿說說話,可顧長卿這個節骨眼,哪裡肯跟宋弘多牽扯,也只淡淡的打了個招呼,就帶著子侄回家了。
這回了家,都是自家人,自然就不用繃著了,一貫嚴肅的臉上,也露出笑容來。
顧家老夫人和顧家大夫人聽了這話,都欣喜不已。
這算是難得的好訊息,顧家老夫人樂得中飯都多吃了一碗。
更不用說,過了些時日,顧家當初送給赤城縣送年禮的人回來了,帶了好幾車的回禮不說,還有幾封家信和麻將。
看到家信裡,張婆子說的話,顧家老夫人倒是轉過彎來,一想也是,京城人多眼雜,那麼多人盯著,若真是不小心走漏了風聲,小兒子豈不是成了別人的笑柄?
還是出去,遠遠的尋大夫,人不知鬼不覺的。
又有王永珠說再找杜老太醫,商討個調養的方子出來,顧家老夫人就越發鬆了一口氣。
再翻看禮單上,都是赤城縣的特產,雖然也頗珍貴,可對於顧家來說,也不過就是看個新鮮。
倒是那麻將,得了顧家老夫人和大夫人的喜歡。
兩婆媳,先是帶著顧家二房的兩個閨女,先試著摸了幾圈,找到了其中的樂趣。
顧家老夫人有了麻將,每天也不喊睡不著,腦殼昏胸口悶了。
反而每天早上起來,就惦記著摸上幾圈,精神的很。
倒是顧家大夫人,也看出來這麻將的好處來,這大冬天的,女眷們難得出門,在家裡,用這個解悶可不是正好麼?
因此就動了心思,打算用這個模子再去訂做幾套回家來,年節下的請客,那些戲班子唱來唱去也就是那麼幾齣,大家都聽膩了,還不如擺上幾桌,大家打打麻將,又新奇又好玩呢。
誰知道讓管事的出去一打聽,才知道,這京城已經開了一家叫天工閣的鋪子,據說有後宮某位貴人的本錢。
專門定做麻將,有各色玉石的,有文雅一點的木頭竹子的。
已經在上層女眷中,悄然流行了起來。
顧家大夫人聽了,也就打消了心中那點子主意,只讓人買了幾幅麻將回來備用。
果然等到了年節下,每家宴請客人,雖然也請了戲班子,可都沒心思聽戲。
大多擺開幾桌,只聽得嘩嘩的碼麻將的聲音。
倒是成了京城一景,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