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顧家。
自從顧長卻偷偷去了赤城縣後,顧家老夫人就一直有些鬱鬱寡歡。
一時覺得對不住他,一時又氣他這般固執不聽話,和自己不貼心。
再一想到自己的閨女,也遠在西北那苦寒之地,雖然外孫女和外孫女婿都是孝順的,可到底不比京城繁華舒坦不是?
越想就越難受,她這一輩子,兒女雙全,說來也是有福氣之人。
偏生和女兒還有小兒子親緣淡薄。
閨女還好,可這小兒子,真是讓她頭疼。
到底幾十年都不在身邊,就算再多的感情,在以前的顧長印的身上都消磨得差不多了。
真正相認後,除了心疼,其實相處起來,總是有些疏離。
顧家老夫人想著,給這小兒子成個家,在京城常住著,日常相處著,這感情不都是日日相處出來的麼?
沒想到小兒子偏中了毒,還傷了那不得說的地方。
她又是恨老天不公,又是自責,就越發想讓小兒子能有個家,先不說孩子,有個女人知冷知熱的,將來等她這做孃的,還有兄長姐姐都去了,也有人陪著不是?
偏這小兒子不懂她的一片慈母心,居然就這麼跑了,尤其是跑到閨女那邊去了。
這讓顧家老夫人又是欣慰,又是有些心酸。
孩子雖然找了回來,可這幾十年的時光卻找不回來了,到底母女、母子間不復親密了。
顧家大夫人是知道自家婆母這個心病的,可也沒辦法,只得日日來用言語開解著,讓顧家老夫人想開些才好。
今天剛哄得顧家老夫人略微展開了笑顏,正要傳飯,就聽得說老爺他們都回來了。
一股腦的都說要來見老夫人。
顧家大夫人心裡疑惑,等見到顧長卿帶著一干子侄進來,臉上帶著笑容,就猜有什麼好訊息。
果然還沒等她問出口,顧子楷已經將今日朝堂上發生的事情說了。
今日大朝會,才剛開始不久,兵部那邊就有事啟奏,說的就是赤城縣馬場一事。
宋重錦他們已經將馬場那些馬監和管事所犯之事,全部調查清楚,一條條的都列了出來,證據確鑿,並未冤屈一人。
還有他們設計妄圖對朝廷派去的接管主事之人痛下殺手一事,也事無鉅細的稟告了上來。
這些涉事之人,都已經被關押在了邊防軍的營帳內,兵部也已經派人去接手,後續會將這些人押送進京。
後面還有一些馬場的損失,和核查後的真實情況。
簡直是觸目驚心,聞者動容。
陛下龍顏大怒,直接下旨,等人押解入京後,立刻讓三司會審。
要將他們背後的那些人全部都給揪出來,嚴懲不貸!
天子雷霆大怒,人人自危都來不及,誰敢出頭?
平日裡跟宋弘交好的人,都忍不住對宋弘投去了羨慕的眼神,這傢伙運氣咋就這麼好?
兒子丟外頭快二十年了才認回來,沒操過心,沒生過氣,也沒給收拾過爛攤子,真是跟白撿一樣。
問題是,就這麼白撿回來的兒子,居然還特麼賊爭氣!高中二甲第一名就不說了。
被王家給弄到西北那地方去,本以為廢了的,當時也有人嘲笑過宋弘,這白撿回來的就是不靠譜。
這嘲笑的話還言猶在耳呢,人家那兒子,先是在去上任的路上順手就剿滅了盤踞了好幾年的水匪。
然後上任這才幾個月,就乾淨利落的將赤城縣馬場那邊的人一窩給端了。
人家都說虎父無犬子!這宋家,簡直是父子一脈相承的兇殘!
多少人嫉妒得面目全非,這麼給力的兒子,哪裡還有?他們也要白撿一個回來。
甚至已經有人在考慮,將自家那年紀還小的兒子也丟出去個十幾年,等個十七八年後再認回來,說不得也能出息了?
當然跟宋家不對付的,比如齊國公一脈,還有阮家那邊,聽了這訊息,臉色就十分不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