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建昌衛。
一場暴雨過後,接下來是延綿細雨。
嘎吱嘎吱……
車軸在泥濘的山地中翻滾的聲音在迴盪,軍夫用手中的長鞭抽打著拉車的牛和馬,遠處,一些大明夜不收探子正在警惕地觀察著四周。
大明護送糧餉的車隊正在崎嶇的山路中蜿蜒,此地自古就多夷族蠻族,其族民風彪悍,善登山爬樹,腰間佩刀,蒙元時期,蒙古人也只是對這裡拉攏上層,並未完全統治這裡的夷族。
衛所在邛都,面前便是邛海,若不是山路難行,夷民兇悍,倒的確是一處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
車隊越有上百輛牛車驢車,車上押送著糧草,輜重。
在車隊正中間,是數輛鐵製的運送銀兩寶鈔的運鈔車,車輛沉重,直接將那拉車的馬壓的呼哧呼哧狂喘。
幾個明軍士卒,因為被雨淋的掃興,靠在運鈔車旁邊竊竊私語,這些普通明軍士卒,大多是當年明玉珍的“大夏”降軍,要麼是陳友諒大漢降軍,多是南人。
只所以這樣,是因雲貴等地夏日炎熱,酷暑難耐,北人來了多受不了南方的瘴氣和酷暑,瘟病頗多。
一個老卒賊眉鼠眼地伸手摸了摸那運鈔車鐵皮,左右看了看,聳拉著肩膀罵道:“他龜兒子的,老子們提著腦殼翻山越嶺,走了數百里從重慶府過來,一個銅板兒都見不著,全便宜建昌衛的蒙古韃子了!”
大明不僅收留了許多割據豪強的部隊,還大量接收了北元的蒙古降兵,朱元璋便將這些蒙古降兵安置在雲南,貴州,四川等地的衛所。
他們拖兒帶女,拖家帶口,為大明駐守雲貴川的山川險要之地。
另外一個士卒貪婪地眯著眼看了看那運鈔車中間的縫隙,似乎看到了裡邊兒的銀元,吞了口口水道:“哎,你們說這裡頭到底有好多銀子?”
那老卒冷哼一聲,說道:“有再多銀子也跟你沒關係,你個災賊,莫亂摸,等會遭僉事看到,把你手杆砍斷!”
那年輕士卒還想要嘴硬,罵道:“怕個鳥!”
“膽大騎龍騎虎,膽小騎尼瑪個抱雞母!”
“二天老子升了官兒,當了百戶千戶,老子帶你們做大做強……”
“你就做什麼!?”
這年輕士卒話還沒說完,就見身後一個高大身影,騎坐在高頭大馬上,身影冷冷地顯現出來,那年輕士卒一驚,手中武器都落在地上,就地跪倒連忙求饒。
來人面色兇悍,臉上還有刀疤,絡腮鬍。
他一雙眼眸精光四射,不同於面貌的粗獷,卻透露著一絲狡黠。
俞通淵,大明虢國公俞通海,大明南安侯俞通源之弟,大明河間郡公俞廷玉之子。
早年前,曾經和哥哥俞通源一道,追隨在廖永忠帳下南征北戰,尤其是在征討四川時立下大功,曾駐紮貴州龍場,在龍場屯田分兵,修建衛所。
後來因為和廖永忠走的太近,在廖永忠做罪賜死後,屢遭告誡。
自知若是在天子眼前,早晚會丟了性命的他,就選擇了跟著傅友德等人來徵西大軍之中繼續征戰立功。
此刻,俞通淵正奉命押送金銀糧餉,給建昌衛送補給。
這次的補給是大明銀元和寶鈔,糧餉,因為要在建昌衛建立大明皇家銀行,運送了較多銀元,用來撐起銀行的金庫。
事關重大,俞通淵親自出馬。
“掌嘴二十!”
俞通淵冷哼道,那年輕士卒不敢吱聲,狠狠地扇起了自己巴掌,扇的啪啪作響,聲音極大,下手機極重,只因他若是不自己下狠手,就會有別人幫他。
他們俞家也算是滿門公侯,不過因為廖永忠的事情,他自己受到了極大牽連。
廖永忠本是楚國公廖永安之弟,素有才智,且文武雙全,多次為大明立下不世戰功,當年朱元璋曾經親自給他寫了一塊兒牌匾“功超群將,智邁雄師”懸於家門外,聲威無雙,一度做到了右丞相。
他最出名的一件事,自然是去滁州接韓林兒時,韓林兒的船“湊巧”翻船,為朱元璋解決了一個心腹大患。
可是廖永忠並不收斂,反而處處仗著自己做了這件事有功,不僅和楊憲勾結,還越級使用元朝皇帝才能用的龍床等繳獲的贓物,最後被人告發賜死。
其實,大明的公侯們,各個家裡都有些前元皇帝宮裡的寶貝……
從那時起,俞通淵和哥哥俞通源便小心翼翼,夾起尾巴做人,一直不敢太過猖狂。
這並非玩笑,如今他們這些大明公侯身邊,都有洪武皇帝安插的諜子,搞不好那天就暴卒,此事俞通淵心知肚明。
如今他對建功立業毫無興趣,只想為子孫後代攢下點良田和金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