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羅喇嘛哈哈一笑,道:“施主真乃大智慧。”
“一萬三千元……”
……
對於三羅喇嘛這種在藏傳佛教裡有一定地位的番僧,朱雄英可沒放過,安排姚廣孝重點跟進,讓他為大明皇家效力。
朱雄英沒聽過三羅喇嘛名聲,但此僧在他前世那個時空,在當時的大明,是青藏等地著名愛國僧人,曾經說服吐蕃部落歸附大明,為民族團結做了突出貢獻。
緣分,妙不可言。
佛家言語,對華夏文明影響巨大,似因果,緣分,宇宙,妙不可言這些言語,都是佛家佛經中的開悟之言。
甚至於,漢學,漢家文化,一定程度上也和佛教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獨特的漢傳佛學。
大明雖然將大都改為北平,但是因為朱棣自身只是個藩王的緣故,對於前元遺留下來的許多權力遺產,並沒有能夠妥善的接收。
而前元的佛家遺產,其實一定程度上就是權力遺產。
前世那個時空,四叔朱棣在靖難成功後,因為法理性緣故,他並未崇信佛教,而是尊崇道教真武大帝,敕封武當道家,大興道統。
這有他的權力需求。
朱雄英和姚廣孝又繼續交談,邁步往前走去。
因為前元篤信佛道的緣故,北平城裡的佛教寺廟十分多,大明的官吏對於這些僧人喇嘛戒心頗重,而這些僧人喇嘛很多也的確是北元的諜子……
姚廣孝也毫不避諱的道:“前元皇帝在時,因為篤信密宗瑜加之術,故而許多喇嘛得封高位,賞賜頗重,他們的寺廟都修建的富麗堂皇,鑲金鍍銀,奢侈狂放,僧人還到處在北平抓良女民女,去寺裡瑜加,我朝建立後,抓了許多番僧喇嘛處置。”
朱雄英點了點頭。
前元的大官人,尤其是在北平的大官,為了拉攏屬下,巴結上位,也在府邸養一些僧尼道侶,修瑜加秘術,大歡喜術。
這是前元順帝帶起來的風氣。
而到了大明,這幫人地位和身份陡然落差太大,大明官府,沒有對他們進行妥善安置,已經有了隱憂,如今山西,河南,山東,還有燕地的一些騷亂民亂,和這幫番僧喇嘛脫不開關係。
三羅喇嘛,希望朱雄英,與這些番僧喇嘛結善緣,結因果。
當然,自然是向善的僧人結善緣,作惡的僧人,那便有菩薩佛刀滾滾。
在前元順帝留下來的這些番僧喇嘛裡,也分成很多派系。
這幫番僧喇嘛,出過大元的國師,身份地位曾經十分尊崇,如今大明得國祚之後,他們的封地,地位降低太大,之前那些吃喝玩樂的假和尚,全都滿腹怨言。
因為以前的元朝皇帝十分喜歡帶著和尚吃酒喝肉練瑜加,喝高興了就贈送他們土地和賦稅權。
這在無意中,給元朝養出來了一大批特權階級。
他們凌駕於普通人之上,身份地位尊崇,金銀女人都不缺。
除了番僧喇嘛,還有天方教長老,景教大長老,以及道教的長老。
全真教的長春真人丘處機,就曾經給鐵木真進獻過長生術,後來他的弟子門人,還給忽必烈奉獻過房中秘術,各種助興丹藥。
金末元初的大道士尹志平,也善於各種秘術,擅長鍊金丹。
而大明建國後,之前猖獗的那幫假和尚紛紛遭殃,全都樹倒猢猻散,或是跑去北元和北元皇帝吃沙子了,倒是三羅喇嘛這種,真心弘揚佛學傳道的,懷著普濟之心,開始在各處遊方化緣,為佛家做實事。
這種真心向善的僧人道士,自然得好好拉攏,利國利民。
朱雄英皺著眉,尋思怎麼來收攏這幫番僧和尚還有道士,這幫人其實用的好了,完全可以促進國家進步,歷史上許多重要的發明創造,都是道士搞出來的,而這個時代的許多先進醫療技術,都在和尚的手裡。
就比如說蒸餾酒,這蒸餾酒的技術,在道士中其實早就被秘密掌握,但是一直藏而不發,他們釀造出高度蒸餾酒,稱之為仙家的瓊瑤玉液,只有“有緣人”交夠了足夠多的緣分,才能得嘗一口。
出家人不說錢,說緣。
因為大金國的貴族都嗜酒如命,北方全真道士蕭抱珍將蒸餾酒的方式獻給朝廷,獲得了高官厚祿。
牛欄山二鍋頭,出家道士先嚐酒。
“姚大師,你有何法,可收天下僧尼道士,讓他們與我大明結緣?”
……
軍戶徐醜驢兒,本是金國漢人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