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是一部《朱雀同參鈔》。”
“裡面講的是哪部經?”
“是《大日如來真經》,你不懂!”
“我有一問,小和尚若答得出來,便免費供你點心;如果回答不出麼,嘿嘿……”長者見他留著涎,又無禮故而想刁難一番。
“長者,你儘管問好了。”
“佛經裡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知小和尚要點的是哪個心?”
玄覺禪師一聽,只覺得腦袋“嗡嗡嗡”地作響,頓時口舌不靈,啞然,竟一個字也回答不出。他二話沒說,挑起那部《朱雀同參鈔》羞愧地離開了茶棚,頭也不回。
“小和尚,你不如去大佛寺好好參禪侍佛,修修你當下的心!”
別後,玄覺禪師來大佛寺習佛多年,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不離心性體悟,德高望重終成一代大師,至圓寂都不曾離開大佛寺。
得出一結論:禪,毋需長篇大論,而是直探心源,禪者,沒有必要虛與逶迤,而要直截了當。
繼而提出:窮盡經律義理,若一羽浮於九霄,似一滴投於汪洋,不若身體力行,以修佛緣。
說罷,眾僧人都聽得十分專注認真,最末只見一低眉慈祥,目光清澈睿智的老僧人坐在旁邊總結道:“今有幸得梵空師叔來講經,其中要理大家‘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真正意義,今日經文到此結束了。”
眾僧人都收拾好蒲團,準備離開之際,那老僧人最後說:“圓空你留下一下。”
這老僧人正是慧淨主持,見那圓空走來:“圓空你可知道,梵空師祖自梵竺主持圓寂後常年幽居在佛圖參禪修行,不曾離開那裡半步,今有幸請他來講經,你且憂心忡忡,魂不守舍,近幾日都這樣,是為何故?”
“稟掌門師伯,師傅慧空攜小師弟子譽遠行,我十分擔心他們,師傅年邁體弱自顧不暇,那小師弟年幼尚,這一出門他們怎麼能相互照應了,這讓我怎麼能放得下心來。”圓空說著說著,眼淚就嘩嘩往下掉。
慧淨是知道的慧空愛徒如子,如今年邁而圓空一片孝心也是想貼身照顧慧空,誰可曾知道,慧空出門也就帶著子譽下山了,一百年過去,慧空終是放不下,過些日子師傅和慧能的祭日,估計是去大禹山了。以前下山是帶著圓空,今年卻是帶著小沙彌子譽前去,實令人擔憂也是應該的。
圓空也不是那女兒態的人,只是師傅慧空多年的養育栽培之情,溢於言表,只得真情流露。
慧空禪師見圓空這般模樣,哪還有個出世修禪的人的樣子,就問:“當下心是如何修得?”
圓空低聲哭泣,搖頭不語。
“那圓音寺的故事,可曾聽經書上說過?”
“有。”回答得吱吱嗚嗚的,抽泣著。
“那你給再我講一遍。”
“圓音寺有一隻蜘蛛,由於每天都聽著禪音佛經,日子久了受佛法浸潤她便有了靈性,在她修煉了一千年的時候有位遊歷山川的高僧路過此處,來到寺裡,在臨行時抬頭看到了盤結在網上的蜘蛛,問她:‘小珠,你認為世界上最珍貴的是什麼?’蜘蛛答到:‘未得到和已失去。‘高僧默默不語,笑笑的離去了。
過了不久春天到了,一陣微風把一顆露珠吹到了剛好結在蜘蛛網上,陽光下露珠晶瑩剔透,特別好看,蜘蛛很開心,每天像珍寶一樣愛護它,守護它。
很快一千年又過去了,高僧再次來到寺裡,誦經完畢後再來看蜘蛛,這時的蜘蛛已經又多了一千年的道行了,高僧又問同樣的問題,蜘蛛也同樣的回答。高僧仍是不語,笑笑又離去了。
秋天來了,一陣風把露珠颳走了,蜘蛛傷心極了,可是也於事無補。
高僧第三次來的時候,沒有問蜘蛛問題,卻說蜘蛛你對你的答案改變嗎?
蜘蛛答道:不變。
高僧說:’那好我讓你轉世去人間回來你在告訴我答案。‘
於是蜘蛛轉世為一家大戶人家的小姐,名叫珠珠,十幾年過去珠珠已經出落的十分美麗,十七歲那年參加元宵燈會相親會很多名門閨秀、名仕豪俠都參加了,期間蛛蛛偶遇英勇過人的甘露,他文武雙全,英俊瀟灑,蛛蛛暗暗暗戀於,。她覺得和甘露相識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但不久聽聞大戶徐家女兒清風和甘露將要完婚的訊息,來自己家提親卻是芝草,父母已經答應了芝草,自己將要嫁給芝草。
珠珠聽聞過後傷心過度,於是覓死,她的靈魂再次見到高僧,於是問高僧這到底是為了什麼?高僧告訴他:甘露就是當年那顆晶瑩剔透的露珠,但是露珠是有風帶來的自然也由風把他帶走。而現在的芝草當年是長在圓音寺門口的一株小草,由於修煉多年轉世去了人間。他愛慕了你三千年,可是你卻從來沒有低頭去看過他一眼。蜘蛛聽完高僧的話將魂魄復體看到身邊為他傷心準備自刎的芝草太子,剎那間痛苦萬分,於是上前奪去太子手中的劍,抱在了一起。
此時高僧出現,問蜘蛛,’珠珠,世界上最珍貴的是什麼?‘
蜘蛛答道:’不是未得到也不是已失去,而是珍惜現在的每一刻‘高僧聽後滿意的笑了。”
“你知道怎麼修當下心了?”
“珍惜眼下的每一刻。”圓空擦臉上的淚痕,語仍有哽咽,比之前改變頗大,他心裡卻是不明白佛家中怎麼又這麼悽美的愛情故事。
慧淨見他態度轉變,準備回禪房時,一個急匆匆的腳步,進得大雄寶殿,走近慧淨附耳語,慧淨一聽顏色陡變,跟著來人急急往外走。
圓空不知所以然,跟著主持往外走。
梵空禪師從大雄寶殿走出,在回佛圖的路上,剛才孤月空懸,此刻觸目驚心一幕,讓他也駐足木立觀看,兩眼都眯成一條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