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鮑叔牙心中深知,若無良策破敵,空耗糧餉亦難久持,是以差人置備夜行服,打算夜訪乾時打探軍情,以期尋得破敵良策。
時至入夜,星隱月避,暗黑無光,鮑叔牙領得二十護衛甲士,輕裝簡行悄然靠近乾時。
不多時,鮑叔牙等摸到城前北側山坡之上,眾人伏身草叢隱身,進而舉目查城廓,只見城門緊鎖,城周長寬近十里,城周拒馬滿雜,城高三丈餘,皆為磚石砌築,破損處皆已修葺一新,城頭甲士巡視絡繹不絕,上集雷木炮石無數,滾水熱油應有盡有,未見任何破綻。
照此觀之,若要強取乾時,堪比登天還,鮑叔牙一時間心灰意冷。就在眾人即要轉身退去之際,卻見城中升起一道道炊煙,眾人隨之還伏草叢靜觀。
霎那間,城中燈火通明,人吼馬嘶燈影綽綽,鮑叔牙注目沉思,想道魯軍違時造飯,必是企圖夜襲擊齊營,因是計上心頭,隨即領眾密行還營。
還至營地,鮑叔牙不及退去夜行服,面掛笑容興高采烈,大步踏入中軍帳,謂上言道:“吾已尋得破敵之計矣!”
其時,公子小白正自小憩,聞聲抬首,望其一身黑色夜行服,面漏茫然之色,隨言道:“先生教我!”
鮑叔牙揚手急言道:“臣見乾時炊煙裊裊,當是魯軍星夜起兵造飯,意在趁我不備偷襲我營,我可利此……”
不待說完,公子小白驚而起身打斷道:“先生何以知之?”
鮑叔牙拱手謙言道:“夜來無事,老臣臨城探得!”
公子小白起身抱拳,躬身感言道:“先生親赴險境查探軍情,以此救得滿營官兵性命,小白無以為報,來日若得為君,必許先生位及極人臣!”
鮑叔牙回以禮謝道:“職屬吾之本分,不足掛齒!”
公子小白旋即按劍落座,接言道:“想是魯軍黔驢技窮也,竟敢夜襲我營,吾必叫其有來無回,著全軍戒備阻擊魯軍!”
聞其此說,鮑叔牙揮手止言道:“不可魯莽!敵我勢均力敵,與其力戰於我不利,臣有一計可輕取乾時!”
公子小白揮手請言道:“先生有何奇謀?”
鮑叔牙近前輕言道:“敵可陰謀偷襲我營,我亦可將計暗取乾時!既然魯軍奔我大營而來,讓與他便是,野營一座,失則失矣!然我可利其兵出乾時趁虛而入,以陋野空營一座,換得魯邑實城,豈不美哉!”
公子小白興而奮起,揚手贊言道:“先生大才,得之輔政,何愁天下不委!”
鮑叔牙躬身禮謝,回言道:“公子謬獎!敢請公子發號施令,即著三軍出營,潛行伐取乾時,以免魯軍查覺回防,而致功虧一簣!”
公子小白應聲首肯,進而與其攜手而出,隨之一聲令下,只見各帳燈火承接復明,集結哨音響遍全營。
不多時,數萬大軍集結完畢,公子小白與之鮑叔牙驅馬領頭,一行浩浩蕩蕩開出大營。為免與與魯軍相逢,二人領軍棄走官道,繞山而行。
時近子時,魯公姬同亦領得大軍開出乾時,謂齊勢大,務求必勝,是以城中魯軍傾巣而出。
而此時,齊軍已抵外城,隱匿於山野林中,魯軍一舉一動,皆為公子小白看在眼裡。
約過半個時辰,待之魯軍走遠,公子小白擎劍一聲令下,號鳴鼓響聲震原野,齊軍由如鬼魅般衝出叢林,喊殺聲似如鬼哭狼嚎,城中把守魯軍早已嚇得肝膽欲裂,不消一刻,乾時城門為其攻陷,千年古城易手齊室。
與此同此,魯公姬同亦對齊營發動猛攻,隨之士卒衝入營中,只見滿地狼藉人去營空,眾人費盡氣力,僅得之空城一座。眾皆犯疑之際,魯公姬同暗道不好,隨即著軍退還乾時。
緊趕慢趕到至城前,只見城門緊鎖,吊橋高掛,齊軍旗幟迎風飄揚。不多時,公子小白與之鮑叔牙行出現身城頭,一前一後按劍駐立。魯公姬同見此悶哼一聲,一口鮮血噴濺而出,進而大喊一聲:“殺!”
魯軍受命而動,不諳陣型,不分兵種,一股腦衝出陣來湧向城頭。城可破,命可丟,殺敵之志不可失,山東漢子盡展耿直之情。
公子小白謂此面不改色,隨即取劍在手迎敵前指,進而沉聲令道:“迎戰!”城頭原本所集雷木炮石,本是為使於齊軍頭頂,今為齊軍傾下城來砸向魯軍頭頂,可謂造化弄人,天意難違!
幾番衝殺下來,未撼動乾時齊軍分毫,己軍卻已死傷過千,且皆精疲力竭不堪再戰,魯公姬同怒目緊視城頭公子小白,直欲生啖其肉。
公子姬慶見在眼裡,擔心如此再戰下去,恐失退軍良機為敵所困,由是謂君諫言道:“大勢已去,再戰無益!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懇請君上下令退兵,他日再雪今日之恥!”說罷,跪地候命。
魯公姬同亦非愚直之人,豈能不知與戰徒勞,但若不予此戰,士卒恨心難平,及後必將怨君,再有大戰難與用命。適時聞其所言,進而收首回視,望之眼前公子姬慶狠盯一陣,冷哼一聲獨自離去。
公子姬慶知己力主戰齊,而今兵敗乾時難逃罪責,現又拜請退兵,言行不一更惹人恨!好在魯公姬同明辯,應許退兵,魯軍得以避過此難,然其雖未明言,公子姬慶察顏會意,由是斗膽揚言道:“鳴金收軍!”
聞其,魯公姬同頭也不回徑直前行,隨之一陣鉦聲響過,魯軍紛紛脫離戰場,隨軍緩緩退去。
見之魯軍退去,公子小白一時興起,隨即領軍於後追擊。
雖說追擊有險,但念其少年輕狂,且為執政首勝,鮑叔牙是以並未出言相阻,由其率性而為,一解胸中煩悶。
乾時大戰落下帷幕,魯師大敗而歸,齊室一時聲勢大噪,是以諸侯更不欲與齊為敵,紛紛親齊離魯。公子小白因此聲名雀躍,隨即奉孝之名安葬先君襄公,進而趁勢行典嗣位為君,並擢任鮑叔牙為相,與朝稱賀者擠破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