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卻是基壞了主公求賢的大事,還請主公責罰。”
下一刻,李基才剛剛壓下去的雙手就被劉備扶了起來,道。
“當世最賢,已在吾之左右,吾又豈會有絲毫不自足?吾之遺憾,那便是未能為子坤尋幾個分擔壓力的人才罷了。”
縱使已經聽過了不知道多少次劉備的重視之言,但李基心中還是大為觸動。
士為知己者死!
如此推心置腹,又從來不吝以軍政大權相托之主,何其罕見也?
只是還不等李基開口,劉備就先一步繼續說道。
“潁川世家鼠目寸光,竟小視於子坤出身而不願屈以人下,一群有眼無珠之徒,今後縱是要投於吾的麾下,吾亦定不取之。”
一時間,李基不禁被劉備那有些市井流氓般的話語給逗笑了。
這種感覺,就彷彿是劉備所珍藏的至寶被外人侮辱了似的,讓原本有些受到打擊的劉備急眼了,反倒是直接破口大罵了起來。
“好好好,主公所言極是,既然潁川士子有眼無珠,不願為主公所用,那主公不用便是……”
頓了頓,李基忽然想到了什麼,轉而對著身旁臉色有些尷尬的郭嘉開口道。
“當然,奉孝不在有眼無珠之列,縱觀潁川,恐怕便是奉孝的眼光最好了。”
郭嘉臉色有些訕訕地拱手道。“謝先生誇獎!”
不過,郭嘉倒也沒有什麼為潁川世家與士子辯解的意思。
隨著潁川名聲日盛,世家逐步壯大,郭嘉明顯感覺到了整個潁川郡開始固步自封,有眼無珠之輩確實不在少數。
縱使潁川之中同樣不乏有識之士,頗為看好劉備今後的發展,但是礙於家族的整體立場,他們也不可能自行投靠劉備,否則必然會導致家族私學被其餘私學合力排擠。
而郭嘉本就是一個不起眼的旁系,且早早就已經投到了劉備的麾下。
此番郭嘉返回郭氏,同樣也發生了一些既愉快又不愉快的事情,那便是郭氏將郭嘉完全從旁支之中劃了出去,徹底與郭嘉撇清了關係。
自此,郭嘉便不再是潁川陽翟郭氏之人,而是讓郭嘉自成一脈。
這既是郭氏為了避免遭到其餘潁川世家的排斥,亦算是一種偷偷押注的小心思。
儘管郭嘉這一筆注的重量,在郭氏看來比蚊子腿都尚且不如。
不過郭嘉並沒有準備將此事說出來向劉備討些賞賜之類的,而是直接將此事直接埋在了心底。
郭嘉相信劉備的未來,相信說不準今後吳郡郭氏比陽翟郭氏要更加輝煌。
唯一讓郭嘉有些煩惱的,那便是自成一脈後,必須要儘快開枝散葉才行。
這讓好酒而不好美色的郭嘉覺得,此當真是個勞碌又辛苦的活計……
想到這裡,郭嘉暗自嘆息了一聲,摘下酒葫蘆就是“咕嚕咕嚕”地一大口,露出了一個滿足的神色。
不過與郭嘉沉浸於美色與美酒之間,該如何取捨的艱難問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