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閨女也說,“不信您隨便扣塊牆皮看,連院牆都是整個灰磚砌的。要不您就跟住家打聽打聽。我們這院兒從來不招土鱉。要真是碎磚牆,那摻了土,哪兒能看不見土鱉呢?”
呂所長想得更多了些,問“你嫌這臺階不方便嗎?還是嫌院門窄啊?沒關係,你喜歡什麼樣的拆了重蓋唄。反正你也不差這點錢,你那收回來的倆院,不已經找人打算修繕了嘛。這與你還不是就手的事兒?大不了,我們給你派人弄弄,你給個工本費就行……”
聽聽,這不是錯把馮京當馬涼了嘛。
整個一猴吃麻花滿擰啊!
寧衛民不免有些啞然失笑,趕緊點頭稱是。
“是是,好說,都好說,那咱裡頭走。”
結果邁步剛上臺階,他就又愣住了。
因為按照普通的四合院制式,院門通常都修在整個院子的東角之處。
然後往往根據東廂房的山牆做個門內一字影壁,俗稱座山影壁,這是最常見的情況。
影壁是四合院大門內外重要的裝飾牆,
儘管實用功能不能與大門相提並論,但對於大戶人家來說不可或缺。
它不但可以美化大門入口處,還可以遮擋外人的視線,使得外面來人不能對院內景物一覽無餘,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主人居住的私密性。
那麼很顯然,直接鑿刻在廂房山牆上的影壁,自然會借用山牆的牆體加牆帽做圖飾。
最大的好處就是非常經濟實惠。
然而這五號院的影壁卻不是這樣的。
寧衛民看到的情形,居然是在山牆前面用磚獨立砌出了一座獨立的影壁,而且右側還做有一道紅門隔牆。
且不說這影壁如何富麗堂皇,就這右側的紅門隔牆看著就太講究了。
那樣式和左邊的正式入口形成了呼應,既顯得端莊對稱,好似右邊也有通道似的。
同時在功能上還符合實際需要,可以用來儲放,清掃大門口的各類工具。
那真是妙極了,就衝這人性化設計的心思,就得讓人挑大拇指啊。
只可惜他的欣賞和關注,又引起了前面幾人的訝異神色。
母女二人和呂所長往前走了一段,不見寧衛民跟上。
都不明所以,回過頭來,均以看異類的眼神看著他。
得嘞,為免於解釋之苦,還是與光同塵吧。
寧衛民趕緊一笑,假模三道的跺了跺腳,從而追上。
就好像剛才是因為腳上踩了什麼髒東西,他才駐足不前的。
如此,那幾位才算釋然,繼續引路向前。
PS:最近幾張寫府門宅院,因為是有實景的,章後會發一些與文章內容對應圖片。起點的讀者可稍後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