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西邊的通道,就見四間倒座房。
過去這是號房,即“下人”的工作間,也是來訪客人等候主人面見的地方。
如今這裡則是進門第一戶租住的人家。
據房主老太太介紹,這戶人家姓翟,一家子共五口。
但非常不巧的是,也不知道這一家人今天到底幹嘛去了。
反正週日大中午的,這家人家門緊閉,鐵將軍把門。
從他們家門前腳踏車一輛都沒有,就能斷定。
翟家今天一定是有要事,才會全家出動,而且估摸一時半會的回不來。
不過儘管如此,寧衛民還是能夠從屋外觀察出一些有用的資訊。
像五號院裡這四間朝向最差的房,都為硬山合瓦清水脊。
比起扇兒衚衕2號院,那半瓦半灰的“棋星盤”屋頂可強多了。
另外,這翟家在整個四合院的位置,與扇兒衚衕2號院羅家的位置是極為相似的。
但人家的生活狀態,卻與羅家迥然不同。
不為別的,這皇叔的舊日宅邸面積寬闊得多。
房子又大又好不說,院子過道也寬敞,規制還完全。
這東四四條五號院儘管是偏院,但一共也有三進呢。
還沒等寧衛民琢磨好,到底該不該把廣告上的地址換地方,如果換又該換到哪兒去。
時間就到了邊家大喜的日子。
這個年頭,由於生活條件所限,還有舊日風俗使然。
京城百姓的紅事兒、白事兒很少在外面的飯館兒舉辦。
流水席還是最主要的形式,於是大雜院便經常成為舉行婚禮和設宴的場所。
還別看大雜院住戶多,小房林立,院內非常擁擠,似乎辦喜事相當不便。
可實際上卻不是這樣。
因為真到了有某戶人家辦喜事兒的時候,一個院兒裡的鄰居們,無不會為這戶人家著想,也都一起跟著緊著忙和。
沒有人會安心待在一邊看熱鬧的,其盡心盡力的程度,絲毫不亞於為自己家裡辦事。
不為別的,就因為這年頭沒人三天兩頭的老搬家。
每天進出院內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鄰居們,心裡打著的譜兒,都是彼此要互相守望一輩子的。
今日幫人就是明天幫己啊,那還能不實心實意的幫忙嗎?
甚至平時哪怕積攢下什麼齟齬、矛盾,往往都會藉助這樣的日子付之一笑,無形化解。
這就是當年解決鄰里隔閡的最佳契機。
像1980年10月1日,扇兒衚衕的2號院,邊家辦的這場婚禮就是如此。
作為鄰居,羅家、米家和康術德、寧衛民不但都送了禮。
而且是打從國慶節前頭幾天,便幫著邊家張羅忙乎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