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口味再刁的食客,在寒風凜冽裡逛得手冷腳冷,唇乾嘴裂的情況下,吃到這兩樣東西也會覺得通體舒泰,如至仙境啊。
誰讓這年頭的冬天,大多數人家只有大白菜、胡蘿蔔、土豆這幾樣蔬菜吃呢?
不眉開眼笑?
那是不可能滴!
另外,寧衛民既然擁有皮爾卡頓運營部的一把手的實權,自然也就有了管轄馬克西姆餐廳的權力。
於是兩好湊成了一好。
馬克西姆餐廳既能夠藉此親近一下京城的民眾,穩固一下餐廳口碑和名氣。
天壇新春遊園會的餐飲服務內容也得以豐富,獲得有別於其他家廟會的又一特色,進一步坐實了這裡“洋廟會”之名。
不過考慮到北神廚的烹飪條件有限,以及法餐的大部分食材和調料都依靠進口的高昂成本,寧衛民也沒讓馬克西姆餐廳在這兒動明火,按照正式餐廳來經營。
而是在經營上採用了每客收費三十元的“自助餐”形式。
餐檯上提供的多是冷食,一概名貴菜色皆無。
冒熱氣的只有幾道燴菜,幾道熱湯而已,聊做暖胃之用。
說句大實話,寧衛民這麼做的初衷就是儘可能降低馬克西姆的身段,給外國遊客提供點方便,讓國人能嚐個新鮮罷了。
果不其然,這種別開先河之舉,對國人的吸引力也著實不小。
因為國人還很少有人見過這樣把所有食品擺在一起,任君自選的宴席。
畢竟法餐冷食眾多,糕點精緻,許多都是國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東西。
不說別的,光各種沙拉和醬汁就有十幾種,麵包糕點多達幾十種,香腸、火腿、烤肉同樣幾十種。
更毋論當下物資匱乏的共和國,真奶油,真巧克力平日都買不到。
來吃自助餐的國人,面對巧克力火鍋的奢華,和真正奶油糕點,怎麼可能抗拒這樣的誘惑?
再加上這個價格也比馬克西姆餐廳平時人均百八十的價格便宜多了,顯得尤為親民。
所以這些東西哪怕華而不實,吃下去,國人的肚子怕是也要鬧一鬧的。
但從視覺上卻特別能讓顧客賞心悅目,產生一種“不要天長地久,只要曾經擁有”的滿足感。
至於左神庫的茶館,功能性就不用說了,不外乎是個讓顧客歇腳喝茶的地方。
大冷天的,能讓一些在院子裡逛累了的顧客,有個暖暖和和,坐著休息,喝茶解悶的地方,這多好?
可說來簡單,實則不然。
因為這偏殿才能坐下一百多人,接待條件是非常有限的。
在這兒設的茶館,就是為了高階人士服務的,收費就得上去,起碼五塊一位。
花不起錢的人只能去免費茶棚喝茶,真要都跑到這兒坐著喝來,那非得“炸廟”不行。
要是一屋子全是人,亂亂糟糟的,自在也就不是自在了。
到時候,寧衛民還得擔心這裡的高檔陳設會不會損毀呢。
可反過來也一樣啊,外國人對京城的茶館可不熟悉,未必有這個雅興。
京城人呢,如今也沒幾個富裕的主兒,甘願花五塊錢就買口清茶喝,買盤瓜子磕的。
這要是弄得配殿冷冷清清的,無人光臨,一樣也是敗筆。
丟人不丟人單說,不能白糟蹋了這麼好的硬體兒條件。
所以寧衛民就必須得搞出點花活,讓顧客願意掏這份銀子才行。
他想來想去,就把主意放在復古上了。
打算照著電影《茶館》的樣子,儘量復原老年間舊式樣的老茶館。
讓人們在這裡,可以領略舊日裡的風俗和習尚,以求帶給顧客全方位的新鮮體驗。
當然了,肯定還得詢問一下家裡“專家”的意見,結果和康術德進一步一細聊,茶館的經營也就徹底明瞭。
據老爺子說,過去的京城茶館有好幾種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