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讓幾位投資人連同李立賺了不少的錢。
至於菜餚的口味上,尤其是西餐。
卻不得不承認,剛開業時的吉士林,這才是最大的短板。
李立畢竟缺乏餐飲經驗,對於西方飲食也不夠了解。
他每月花八十塊大洋僱請的外國主廚其實是個能吹不能幹的傢伙。
那傢伙菜做得特別一般,說毫無特色都可能算作美化了。
所以別看吉士林也像起士林一樣,打著英法德俄大菜的招牌,選單上一應俱全。
可實際上,別說比起與之比鄰而立的國強餐廳,南面的和平餐廳都要差不少。
就是比起東華門那家同樣剛開張的華宮,也不能算好。
差不多過了將近一個月,李立終於發現了,這外國廚子是個騙子,沒什麼真能耐。
客人吃了他的菜,都反應寥寥,甚至不乏惡評。
這事兒就跟個在小餐館炒家常菜的廚師跑到粵菜大酒樓懵事兒差不多。
為此他是相當著急,不能不斷然採取了補救措施。
一是想辦法挖人,趕緊去尋找高明的廚師。
二是他也跟幾位少爺小姐求助,希望幾位股東能幫忙想想辦法,救救他的急。
這個時候,還就顯出兩位大家閨秀的能耐了。
由於北平市長本身就喜歡西餐,家裡也聘了西廚。
餘益華一句話,就把家廚調來借給了李立一個月,為他爭取了一個月的緩衝時間,也讓他有了底氣把外國廚子給開銷了。
江家的四小姐呢,因為經常招待朋友,定期組織舉行美食品鑑會,她自己本身就是半個美食專家。
別說中餐西餐都會幾手,她發明創造的改良西餐,也有好幾道都頗受好評,被人念念不忘。
於是就傳了吉士林幾道做法簡單的,用以應急。
一是清湯小包。
所謂小包,是形狀類似春捲的東西,比春捲稍短,但要比春捲圓,也厚。
外皮是雞蛋與麵粉做成,餡是牛肉末、鮮蘑和剁碎的煮雞蛋。
包好後呈短圓柱形,沾上蛋清和麵包渣兒,在不太熱的油中炸一下,色澤金黃,吃到嘴裡,不似春捲那樣脆,而是焦香鬆軟,蛋香撲鼻。
餡中有黃油和白胡椒粉,而決不能放醬油。
每份是兩隻小包,還要配一杯牛肉茶。
牛肉茶是放在雙耳小瓷杯中,濃香可口。
二是熱狗。
熱狗是美國人最簡單的快餐,說白了就是麵包夾熱香腸。
但是四小姐傳給吉士林的熱狗卻極有特色。
它用的麵包是自制的,長圓形,兩根香腸從中間破開,在烤箱中烤後夾在麵包中。
最關鍵的特色,在於香腸與麵包之間,還要加一層酸菜,味道就迥然不同了。
這種酸菜是用圓白菜、洋蔥、胡蘿蔔、柿子椒醃製的,還要切成很細的絲,加少許蕃茄汁略加煸炒。
出鍋後要加醋精提味兒,增加其酸度。
用熱狗麵包夾上烤熱的香腸和一層酸菜,比美國熱狗在中間抹現成的熱狗醬要好吃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