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脆皮奶油烤菜花。
奶油烤菜花原本也是西餐裡的一道常見菜。
無非是菜花焯水,然後奶汁里加鹽和糖浸泡,再撒上一層乾酪,進烤箱烤就罷了。
但四小姐創造了另一種做法。
先用鹽和胡椒打雞蛋,把菜花浸入雞蛋中。
然後抖掉多餘的東西,蘸上面包慷,確保每個小花都被覆蓋,再放進烤箱裡去烤制。
直到烤成深金黃色,味道脆脆,然後再騰出端盤蘸酸奶油吃。
不但更可口,製作奶汁的成本也免了。
就這樣,吉士林漏出了的破綻,很快就被有效彌補上了。
尤其是四小姐的幾道菜,反響驚人得好,是特別受年輕男女喜歡。
吉士林居然就靠著這幾道西式簡餐獲得了不少回頭客和簇擁者,越發表現出小布林喬亞的文藝氛圍。
而且李立因為被逼急了這麼一次,怕重蹈覆轍,也真是捨得花錢挖人。
此後,他先是從擷英番菜館挖來了擅長德國菜的馮大廚。
從京城飯店挖來了擅長英法大菜的張大廚。
甚至為了讓自家店名“名副其實”,還從津門的起士林挖來了西點名師李大廚。
於是兩三年之後,吉士林不但有了鐵扒雜拌、清酥雞面盒、三鮮烤通心粉,這樣的鎮店名菜。
甚至起士林的李大廚還和四小姐攜手共創出一道堪稱劃時代經典的甜品——奶油栗子粉!
那可不是什麼衝著喝的東西。
而是將“公義號”的糖炒栗子磨成粉,就好像花生粉一樣,幹鬆鬆的,撒上一些白砂糖拌勻。
然後上面澆大量手打攪過的奶油,最後放一顆糖水櫻桃做裝飾。
奶油一定要新鮮,打攪要適度,打得不夠稠固然不好吃,打過了頭卻又稀釋了。
用小勺取食,味妙無窮。
一口下去,拿舌頭可以抿到栗子粉的顆粒感,還會有奶油滑膩的感覺。
栗子的香味附和著奶油的醇厚,這麼立體美味的感覺,真的是絕好的搭配。
這玩意,香甜,滑潤,細膩!
不但黑頭髮黑眼睛的國人愛吃,就連金髮碧眼的外國人嘗過也會痴迷。
於是由此,吉士林算是真的立住了腳,在京城的西餐館裡算是有一號了。
每年入秋後,為了奶油栗子粉而來的賓客,都是絡繹不絕。
這道甜食還見諸報端,引得京城各個西餐館爭先效仿。
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奶油栗子粉,最後竟然還回流津門,連起士林的選單也增添上了這道菜。
這大概應該算是李立頭三十年裡最輝煌的成就了。
說實話,就連他自己都沒想到,吃一頓起士林,會對自己的命運造成這麼大的改變。
如果不是後幾年不斷髮生重大的社會變動,真能再給他三十年的時間,讓他繼續經營他的吉士林的話。
恐怕他還真有和起士林爭一爭高下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