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資產切分方面,有個問題鄒國棟一直都想不通。
那就是寧衛民為什麼會在國內,放棄久負盛名的京城壇宮飯莊總店,去選擇承德創辦沒多久的壇宮飯莊分號?
在他看來,這似乎是個有點犯傻的決定。
因為壇宮飯莊京城總店耗費了寧衛民最多的心血。
天壇北門外接待散客的小樓和北神廚的宴會廳,無論是擺設、氛圍、服務、口碑,還是名氣都是京城宮庭菜的天花板,經濟利益更是國內首屈一指。
知名度甚至透過外國媒體早就傳到了海外。
即便是北神廚掌握在天壇公園的手裡,哪怕明知道龔明成和欒局長不肯撒口京城的壇宮飯莊,大家爭起來,多半會人腦子打成狗腦子。
可總要去試一試才是,怎好如此輕易放棄?
即便最後只能夠得到天壇北門外的小樓,那也比獲取一整個的壇宮飯莊承德分店要划算得多。
不過,對這個問題寧衛民可不這麼看的。
甚至恰恰相反,他認為留住京城的壇宮飯莊才是不划算的。
道理很簡單。
就因為對他來說,京城是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這裡的各種資源他調動起來最容易。
加上壇宮飯莊又是他一手創辦的,即使是失去了,再重建起來也不難。
就像評書裡豐澤園的大掌櫃欒蒲包,從東興樓離開,辦了豐澤園,然後又辦了萃華樓。
只要是他幹,一個買賣比一個火。
為什麼?
就因為這位大掌櫃掌握了餐飲業成功的訣竅,只要擁有資源,照方抓藥就能複製成功。
寧衛民非常清楚,對於一家經營宮廷菜的餐飲企業來說,核心競爭力是廚藝,是文化,還有人脈。
這些,他自己在京城都有,他目前缺少的,其實只是一個合適的新店址而已。
那麼讓張士慧去替自己蒐羅著不就好了?
這事兒不難啊。
一旦找到了,他在京城也就有了新店了。
能不能碾壓壇宮飯莊不知道,但起碼他有自信,還能在京城經營宮廷菜的餐飲企業裡,再度佔據較為前列的位置。
但反過來,在寧衛民缺少資源的外地,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要想在當地建立起的人脈,找到靠山,那是件極其費精力,費金錢,費時間的事。
寧衛民不知道杜陽和潘龍是怎麼做到的,他們居然能獲得承德避暑山莊的大力支援,在人家園區裡開辦飯莊。
但他確信,他們在承德能創辦出如此的局面並不容易。
所以一旦把承德這個分店丟了,那再建一個差不多的可就難了,這才叫得不償失。
更何況寧衛民從承德分店上也看到了杜陽和潘龍的能力。
他還指望著他們這兩個開拓性人才繼續再接再厲,能儘快去瀋陽,把瀋陽故宮的分店建立起來。
所以保住承德分店並且到期履行自己對他們的分紅諾言,就更顯得尤為重要了。
如果他選擇放棄承德分店去換京城的資產,為了承德分店付出極大心血的杜陽和潘龍很可能會心灰意冷的,他還談什麼留住人才?
反過來只要他安了這兩個人的心,也就等於他又擁有了瀋陽的分店。
何去何從,這筆賬怎麼划算,並不難算得明白。
還是那句老話,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寧衛民要做得道多助的周武王,可不想做失道寡助的商紂王。
所以,在和鄒國棟交涉完購買壇宮飯莊遺留資產之事同時,寧衛民就和遠在承德的杜陽和潘龍取得了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