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其它小說 > 國潮1980無錯小說 > 第九百七十三章 行家裡手

第九百七十三章 行家裡手 (第2/5頁)

不過還別說啊,這一趟跑的可不虧。

讓寧衛民沒想到的是,羅廣亮和小陶一點沒誇大其詞,他們把這事兒辦得還真是漂亮。

他們請來造車的師傅姓孫,叫孫世英。

別看今年已經六十一歲了,但要論銅活兒的裝潢手藝,可是個真正的行家裡手。

要問他們怎麼認識的,那也夠巧的。

原本這老爺子退休在家沒事兒幹,在菜市口擺了個便民修車攤兒,掙幾個小錢。

有一天羅廣亮他們車壞半道兒上了,純粹在修腳踏車的時候,這麼閒聊天,話趕話聊到一起去的。

這不能不說是他們的運道,也是寧衛民的運道。

至於說到老師傅做的三輪車有多麼講究,那還得先從洋車演變的歷史開始捋。

否則就難免會有思維上的誤區,就難以明白這三輪車和銅活兒有什麼關係。

要知道,洋車之所以叫“洋車”是因為從東洋傳過來而得名。

滬海叫黃包車,津門又叫膠皮,花城可就叫車仔了。

這種車最初是硬膠皮的車輪,刷黑漆,輪子高,車把短。

很可能是小日本兒個子小,又穿木沓拉板跑不快的關係。

就跟頭兩年在大陸播放過的日本電視劇《姿三四郎》裡演得差不多,反正人坐在上面不太舒服。

後來有了充氣輪胎,京城人又進行了結構上的改造。

特意將車把加長,車輪放低,車廂加高,這才變成了電影《駱駝祥子》裡的那種洋車樣式。

從此就拉著省力,跑得輕快,坐著也舒服多了。

像京城有句土話兒——“美得屁顛兒屁顛兒的”。

如果追本朔源,其實就是為了描述坐洋車的感覺而光榮誕生的。

實際上在1937年之前,靠人在前面拉著跑的洋車一直都是京城的主要交通工具。

但從北平淪陷,日本人送給“北平治安維持會會長”江朝宗第一輛人力三輪車開始。

京城的洋車就逐漸的,一步一步的,又被這種新興的交通工具所取代了。

一個是因為三輪車比洋車更快捷,更舒適,更省力氣。

另外一個,也有日本人有意推行的原因。

因為這東西是日本人在洋車和腳踏車的基礎上改造而來。

小鬼子多壞啊,你看他前腳兒給你來個軍事侵略吧,後腳兒就又給你一個經濟佔領。

抖機靈抖得多是地方!

就是吃相難看得很,永遠改不了一股子下作的市儈氣。

至於說到當年京城最知名的造車廠。

一個是在東華門大街路南的“懋順車廠”,另一個就是西交民巷的“起順車行”。

很可惜的是,雖說是造車廠,但這兩家,實質上都是由木匠、鐵匠組成的攢車作坊。

並沒有什麼現金的裝置和原料。

除了木料、油漆坐墊、靠墊、車篷子是造車廠自己弄以外。

連打銅活什件的銅,也得向日本洋行去採購。

像內胎、外帶、車條、滾珠、軸承、弓子、手鈴、腳鈴、喇叭等重要零件更是如此。

北平淪陷前,這兩家車行是從英國人、德國人那裡定購的。

最新小說: 重生異能女王:帝少,來一戰! 至尊元素師:宸帝,來狠的! 鳳本驚華:嫡女神探 隨身空間之小資女人 八零年代大美人 女尊之海棠香 保送上壘 閣樓裡廂的女寧 閃婚大總裁:嬌妻是二婚 我妖重新做人 紅樓之與我何幹 [綜英美]絕地盒子精 妾出自魔門 末末修仙 太古妖神 方家小嬌娘 妃常有喜:王爺別太壞 次元萌娘契約之書 前夫成了首輔之後 口非心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