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共花了一天半的時間才算騰挪完了虹光閣買下的瓷器。
羅廣亮和小陶整整跑了十四趟,合計為寧衛民拉回來二十八車的東西。
可就這將近一千件兒瓷器全都挪進了馬家花園假山下的冰窖裡,看著也僅僅佔了一個小小的角落,還不到總面積的二十分之一呢。
說真的,哪怕寧衛民就是把自己所有就家當都運過來。
包括存在糕點廠地道里的玩意,存在重文門旅館裡的那近萬件字畫,大概也是塞不滿這冰窖的。
別忘了,這個冰窖層高四米呢,箱子摞箱子那得擱多少去啊?
要真想把這冰窖變得跟個藏寶庫一樣的滿滿騰騰,恐怕寧衛民還得繼續努力個十年八年的才行哪。
當然,由此也足可見馬家當年的豪闊。
要知道,官辦的冰窖多是半地下的,能在假山之下修建出純地下的,這樣大面積的私家冰窖,人力、物力、財力,還有專業的建築知識與施工經驗缺一不可。
大概全京城只有馬家才有這個能力實現。
所以不得不說,寧衛民這個當今的京城首富,和過去的京城首富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的。
而這種差距,絕不是單純靠錢多,就能輕易追平的。
哪怕寧衛民肯花再多的錢,他也造不出像馬家花園這樣高水平的私家花園了。
至於和虹光閣一樣對內開放的敦化閣,由於有文物局領導的推薦,寧衛民也是要去逛一逛的。
不過,畢竟太意氣風發了容易惹禍上身。
所以不想太惹眼的寧衛民,就沒好意思不遺餘力地再掃蕩人家的精品庫存。
也就點到為止地花了六萬塊,又買了三百來件兒吧。
好在後面的事兒還能交給康術德,讓老爺子當個日常消遣,沒事慢慢淘換著。
只要有錢,螞蟻搬家仍舊是一種有效的搬家策略。
歸了包堆兒,兩家店裡的好東西多數還得落在這師徒倆的手裡。
這就是寧衛民遙遙領先的資本碾壓了。
真不是得瑟,他琢磨這事兒,自己有時候也挺不好意思的。
尤其是想到那位馬都都,他這明顯算是劫了人家的胡了,不會再給這位爺留下多少蹲地上挑碗的機會了。
那麼如果那位馬先生的個人收藏因為他受到了嚴重影響,那幾十年後還會有觀復博物館出現嗎?
哎呀,這種感覺其實還挺操蛋的。
別人一個不算遠大的夢想,卻因為他被困在了原地……
愛慕騷銳啊!
…………
快刀斬亂麻地處理好捐贈文物的事兒,順帶還收穫了文物局的人情和上千件兒的官窯瓷器。
接下來,寧衛民原本是打算趕緊去看看壇宮飯莊和天壇的新春遊園會的。
畢竟那才是老巢啊。
何況出國人選的事兒也得儘快確定,好去為這些人辦理簽證和護照呢。
但是,羅廣亮和小陶卻又猴子獻寶似的,想讓寧衛民跟他們走,去看看和他們合股的小生意鼓搗的怎麼樣了
說是他們聽了寧衛民的話,已經找著了一個手藝高明的老銅匠,做出了兩輛非常漂亮的三輪車了。
就是不知道那車子的樣式,符合不符合寧衛民的要求。
只要寧衛民點頭,他們回頭就能招攬人手了,估摸四月份就能開始運營了。
於是,鑑於羅廣亮和小陶辛苦了好幾天了,寧衛民也不好駁他們面子。
就只能先私後公,把去壇宮和天壇的事兒再延遲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