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而言之,像這樣耳邊聽著張士慧和杜陽的工作彙報,又受到了天壇公園管理層、喬萬林和壇宮飯莊上下眾星捧月的接待,熱情親切的歡迎。
寧衛民回國後在壇宮飯莊的這第一頓飯,還沒吃進口中,就讓他覺得舒心無比。
他欣慰的發現,都說三個臭裨將頂個諸葛亮,這話還真是不假。
老巢這邊自己好像還真不用怎麼操心了。
就衝張士慧和杜陽都這麼精明能幹,就衝他們倆能夠在工作中摒棄前嫌,有商有量。
就衝上頭有喬萬林在服務局關照著,就沖天壇公園和壇宮保持著如此和睦的協作關係。
壇宮飯莊就不可能不掙錢,經營上就不可能搞不好。
看樣子,他今後只要當個高高在上的的吉祥物行了。
換句話說,現在的他只要退居幕後當甩手大爺,就能心安理得坐享其成了。
完全可以專心致志去忙他自己的事兒,一直到把日本的佈局完成……
這麼想著呢,很快,後廚精心烹製的菜餚也開始端上來了。
不知道後廚是不是知道是飯莊的一把手來了,新老廚師們都使出了渾身的能耐。
再等到寧衛民動快子這麼一品嚐,他就更是瞅著張士慧和杜陽分外順眼了。
嘿嘿,這倆小子果然沒胡吹大氣啊,飯莊被他們管理的真不錯,被他們挖來的廚師水平也沒的說。
作為一個吃主兒,寧衛民一嘗就知道,不但飯莊原有的招牌菜水平有所精進。
而且今兒吃到的這些川菜、粵菜、素菜,還真就和他跑到那些名店去吃差不多一個味兒。
這筆買賣任憑怎麼琢磨,怎麼都覺得划算極了呀。
這也等於是說,今後的壇宮除了本就擅長的魯菜和宮廷菜之外,還能做出許多知名飯店的招牌菜來。
那對於客人來說,來到壇宮根本不用換地方,基本上就能吃遍京城。
如此的人間奇蹟,簡直就是吃貨的樂園,也就難怪顧客們願意買賬,如此捧場了。
誰說幹餐飲只是小買賣的?
在寧衛民看來,如今的壇宮分明氣候已成,完全稱得上是鐵打的營盤了。
接下來,只要管理上不犯致命性的大錯,不自己拼命往死裡作。
他們就憑現有成功經驗繼續複製這種模式,起碼能以遙遙領先的水平稱霸國內餐飲界十年。
暫時的利潤增長遇到了天花板其實沒什麼的。
面對經濟發展所帶來通脹的大環境下,大部分的餐飲企業都開始提價了,他們等一等也可以這麼做啊。
更何況等到東京的壇宮飯莊開業之後,還有杜陽的分店要辦。
等到了那個時候,就又是另一番氣象與格局了。
至少從理論上來說,這麼早就壯大起來的壇宮飯莊,已經佔盡了先發優勢。
更別說他們還擁有豐富的宮廷文化作為底蘊和噱頭,又既有牌面的合作伙伴作為助力。
怎麼想,他們都有足夠能力率先趟出一條成熟的品牌之路。
把分店開遍國內所有的皇家園林,開遍全國的一線城市的。
到那個時候,會是多麼龐大的一個買賣啊!
足以代表京城的高檔餐飲的第一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