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情難卻,酒局難逃。
寧衛民實在推辭不了,便只好隨了眾人的願。
隨後打聽起喬萬林來,聽說代表服務局也坐鎮在此。
他索性派人把喬萬林也給請來,一起去公園外的二層小樓去品嚐新菜。
還別說,張士慧和杜陽倒是真沒誇大其詞。
如今壇宮飯莊的買賣確實如他們描述的一樣,買賣這個火呀,更上一層境界。
一樓點心店倒是看不出什麼來。
反正是外銷視窗如常的在排大隊,一條長龍似的,排出十幾米遠。
什麼老面饅頭、銀絲捲、百味鮮包子、豌豆黃、打面倉、艾窩窩、芸豆卷、炸丸子、炸排叉、小肉飯、酸湯子之類的,依然熱銷。
但凡能進店裡吃的主兒,要不是極有耐心的人,要麼就是慕名遠道而來的顧客。
其實像這種滿負荷運營的狀況,早從去年就開始如此了。
所以即便是買賣再好,也就這樣了,頂多就是門前隊伍又長了點罷了。
要說真正能讓寧衛民明顯感覺到不一樣的,那還是二層的酒席業務。
別的不說,先看門前扎堆兒的汽車就了不得。
過去一般工作日中午,如能有十輛八輛汽車停門口,就很不錯了。
現在呢,飯莊左右,馬路兩邊,幾乎都都停滿了。
汽車的數量瞅著比過去翻兩倍也不止,過去即使逢年過節也不過如此了。
這還只是表面,內在的變化更是驚人。
據張士慧的介紹,如今飯莊的包間如電話預定,都得提前三天才行了。
哪怕每餐預留下五六個包間,都不夠照顧關係戶的。
而且就連散座兒也天天客滿,不到飯點兒人就來了,無論中午晚上,翻檯至少三回。
所以前廳的職工上兩頭兒班兒已經滿足不了客人的要求了,只能改成早晚班兒。
廚房更是忙得要命,還得排夜班兒了。
為了保證飯莊的正常運轉,需要後廚二十四小時不間斷換人連軸轉,冷庫裡的食材也塞得滿滿的。
要說還多虧壇宮飯莊有開分店的計劃,他們始終在持續壯大廚師隊伍。
自開啟業以來,也非常注重廚師隊伍的培養,起碼人手上不缺啊。
尤其這次,多數由張士慧出面返聘來的老師傅們個頂個是各大名店灶頭上的高手。
否則的話即便是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壇宮飯莊還真未必撐得住這麼火爆的買賣呢。
這麼一來,自然而然,利潤就很可觀了。
現在的壇宮飯莊,連二層小樓帶北神廚,每月的營業額加起來能過五十萬,毛利始終保持三十萬以上。
像杜陽提及的一百五十萬現金。
那是不算壇宮之前兌換日元的投資,飯莊在寧衛民出國後新賺來的純利。
而且還是元旦給各位股東都分紅二十萬後的結餘。
因此完全可以說,壇宮飯莊的經營水平已經做到目前國內餐飲行業的極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