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轍啊,國內當前的大環境下,電影廠實在窮啊。
說不好聽的,用這些槍支的一半,滬海製片廠當年就拍了一部《渡江偵察記》。
這在他們看來,當然覺得是日本人在故意找事,以無理要求難為他們。
於是就為這事,日本和華夏的工作人員鬧起了彆扭,雙方在打配合上出現了較大的分歧。
如果始終無法協調好,那麼一定會影響拍攝的順利進行。
還有吃喝拉撒的問題呢,看似是小事,但實際上對於“軍心”影響更大。
別的不說,先得說說水,這個年代的大陸內地,除了星級酒店,很少有瓶裝水供應。
以共和國的經濟水平,老百姓還認為花錢買白水喝,是件很划不來的事兒。
自來水管到處都是,怎麼就不能解渴?
何況就是星級酒店,能買到的瓶裝水也僅有青島產的“嶗山”。
紅標的不帶氣兒,綠標的帶氣兒,還有一種口感極其“霸道”的白花蛇草水。
就這麼三種選擇而已。
而且因為不是塑膠瓶包裝的,是玻璃瓶包裝的。
攜帶外出是極其的不方便,如果沒帶起子都打不開。
所以這上千號人的飲水問題就是個天大難題。
跟著劇組的車運來的十大搪瓷筒白開水,悶得時間長了,有股子怪味兒不說。
關鍵是這麼熱的天,每個人頂多也就輪上一茶缸子。
可大家得在這兒從早上拍到晚上呢,長達至少十小時,這讓人怎麼活?
吃飯也是一樣,野外拍攝可沒太好的條件,餐食都是滬海電影廠食堂提供的。
飯是撈飯,沒滋沒味。
菜就是一個炒青菜配個鹹蛋,日本人還有點特殊待遇,額外有點燻魚。
但內地的華夏人,包括協助拍攝的群演在內,就是全素了。
關鍵味道差不說,量還少。
連日本人都吃不飽,可想而知,華夏工作人員的感受了,那是前心貼後背啊。
所以不但日本人不滿意,就是華夏的工作人員也是怨聲載道。
這種情況下,負責後勤保障的華夏方負責人,在劇組簡直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偏偏他毫無辦法可想,哪怕這樣的標準,都已經大大超出了滬海製片廠的保障能力。
結果他只有推搪說回市裡再想想辦法,而實際上一溜了之了。
然而比起吃喝來,更要人命的還是拉撒的問題。
誰都清楚,這裡可是沒有廁所的,無論大小便都得野外解決。
男人倒也罷了,“工具”簡便,操作倒也不繁複。
但女人可就麻煩大了,尤其是極其注重隱私,生活嬌貴的日方工作人員。
當然不是說她們在日本拍攝外景的時候就沒有過這樣的情況。
不過像松本慶子這樣級別的演員,通常是有房車可以使用的。
而且劇組還備有大量木屑,以便日方人員在野外方便之後,可以用木屑鋪蓋,以減少異味,幫助大自然“淨化”。
可問題是華夏人沒有這樣的習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