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被日本軍部痛斥,也遭到了“滿映”高層的懲戒。
所以,為了在此地拍攝這些重要的鏡頭,以此反應出戰爭摧毀人性的罪惡。
劇組投入也是很大的。
美工組不但要花費時間在此搭建好一個包括四五個農家院在內的小漁村。
還需要煙火組的槍械師準備足夠的槍支彈藥,煙火師在演出現場做炮彈近距離爆炸的特效。
以及共同佈置夜間隔江交戰雙方的槍火煙霧,預計埋完引線,炸點得好幾百個。
此外,劇組還透過合作方滬海製片廠,花錢請來了差不多有兩個營的群演,扮演日本士兵和滬海守軍。
再加上劇組二百名以上的工作人員,林林總總加起來能有一千三百多人,算是相當大的場面了。
但也需要交代清楚的是,就因為是在野外工作,而且這個年代是共和國經濟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
這裡的拍攝條件相當落後且艱苦,無論是物質供給還是運輸條件都達不到。
說白了,屬於有錢都買不到東西的程度,以至於出現了許多本來不應該出現的拍攝障礙。
比方說,原本日方工作人員帶來的發電機壞了。
而他們需要中方幫忙提供一臺發電機,卻遲遲到不了位,那夜戲和黃昏陰天的戲就沒法拍。
再加上此地是滬海遠郊,距離市區賓館較遠,每天開車來回就需要兩個多小時,又都是野地,運送點什麼東西過來都不易。
所以這一切都讓拍攝進度耽擱了下來,無論中方日方,許多人都在為這個大場面的拍攝感到焦慮和著急,可以說士氣嚴重不足。
像導演野村芳太郎,儘管這老爺子發愁著急的主要是沒有電的問題。
但其實他的身體才是影響拍攝最大的隱患。
這老頭自從1985年拍完《危險女人》後,就患上了心血管疾病,需要每天定時吃藥。
再加上年歲確實大了,身體也經不起高強度的工作,還需有相對安靜的環境才能好好休息。所以這種野外的工作環境對他的健康,是直接構成了嚴重威脅。
他要是真累趴下了,或是氣病了,那一切全完,這部電影還怎麼拍啊?
而日方的槍械師和煙火師,也為滬海電影製片廠所提供的“槍支彈藥”大感頭疼。
儘管這批道具數量上較多,有數百隻,但質量和型別卻沒法讓人滿意。
許多槍支都是木頭槍,就是簡單刷了層黑漆的玩意。
而且居然還有一批與歷史背景不符的蘇制AK47,和柯爾特左輪手槍。
這些東西根本不能出現在近鏡頭裡,否則就會穿幫。
只能用於湊數,在拍攝大全景時或是讓人在離鏡頭遠的地方使用。
真的能排上用場的,也就是機槍數挺,上百隻三八式卡賓槍,毛瑟駁殼槍和王八盒子幾十只,還有軍刀十幾把而已。
這在劇組日方道具師們的眼中,簡直就像開玩笑一樣。
於是日本的槍械師和煙火時就跟滬海製片廠負責對接道具的人起了爭執。
其實也難怪,還別看日本的鹹蛋超人打小怪獸的短劇,向來以粗製濫造出名。
但在大河劇和戰爭題材上,日本人那是真的下功夫去考究,也捨得花錢。
何況拍的又是反戰題材。人家是要透過這部電影自省和表達侵華戰爭罪惡的。
這是再嚴肅不過的事了,怎麼可能願意拍成神劇?
不過話說回來了,這些東西也確實已經是滬海製片廠壓箱底的玩意了。
不過話說回來了,這些東西也確實已經是滬海製片廠壓箱底的玩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