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和公立的圖書館相比,寧衛民的書店,最大的優勢是手續簡單,押金也少。
而且沒有節假日,只要開業後,全年每天都有人值班,方便讀者借還。
還有他肯定會買一批比較熱門的讀物充斥書庫的,絕不會像公立圖書館那樣。
裡面的書目幾乎和現實世界相差了十幾年。
恨不得還全是《金光大道》、《豔陽天》這樣早已過時的呢。
當然了,像這麼幹那肯定是要賠錢的。
因為即便琉璃廠這家書店無需租金,開業後能擁有一千名會員,那一年下來也就收取一萬兩千元而已。
這點錢勉強也夠給職工開支的吧,連水電費都得另外想轍,就別談增補讀物的費用了。
那麼沒辦法,寧衛民還是得額外在店裡賣點茶水、咖啡、糕點、文具,還有那些工藝品什麼的來補貼主業才行。
不過,這些東西的價格和檔次肯定就要接地氣的那種了。
頂多在提供便民服務的同時,賺幾個小錢兒罷了。
但話說回來了,寧衛民畢竟不是普通人。
由他來開辦這樣的公益性讀書機構,比起旁人還是有莫大優勢的,起碼能他在成本上就會省很多。
為什麼呢?
因為其一,他過去一直為皮爾卡頓公司和天壇公園策劃的活動。
特別是夏季書展,這讓他跟許多的出版社建立了較好的關係。
他如果有需要的話,無論哪個出版社肯定會以最低的折扣把庫存書給他。
真要是滯銷好幾年的,弄不好為了清庫,賣個人情,還白送他了。
還有其二,孫五福是替他遊街串巷收舊貨的,這麼多年來給他收上來的舊貨不老少,數以萬計。
然而舊書、舊報、舊雜誌、舊照片和舊圖片,更多。
這些東西賣出去一部分,但剩下的也足足有兩間房,起碼兩萬冊書籍呢。
原本寧衛民過去是打算在南神廚辦個圖書館的,後來南神廚用於為西遊記劇組籌錢,辦展覽了。
這批書冊就沒派上用場,現在可好,足夠寧衛民支撐起兩三家連鎖店的。
這麼說吧,別人要開這麼一家書店,成本要是有四五萬塊的話,那對於寧衛民就是四五千足夠了。
無論桌椅板凳,還是書架、傢俱、燈具全都包括在內
你說他到底有多麼的合適呢。
至於最後說到讓寧衛民頭疼的事,那就只有一個。
這樣的店鋪雖然不掙錢,但卻是積德的事兒,對於京城的老百姓很重要。
賠錢事小,但萬萬不能幹走偏了,那就好事變壞事了。
所以寧衛民可不敢再隨便交給別人管了。
他必須得找到一個有能力,值得託付,能不走樣按他的計劃把書店發展壯大的人才行。
想來想去,還真沒別人了,張士慧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倆人不但有著共同利益的買賣,而且張士慧作為他的代理人,替他管著齋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