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那腳印通往到房子外面的什麼地方?”
“海邊!一直到海邊腳印就沒了。”
“房子裡面其他地方沒發現腳印嗎?”
“沒有,甚至連保潔員的腳印都沒有,我已經在現場調查過了,那名保潔員收拾得非常乾淨。”
“那這件案子就不是一個密室殺人案,兇手的行蹤被刻意指引到海邊,這樣一來想要破案就很麻煩了。而且死者的身份有待調查,一個陌生人死在了一個和我們調查案件的當事人家裡,怎麼說這也不是一件巧合的事件。”
“最主要的是剛才網上突然爆發的駭客事件,執年太歲的那篇文章裡面寫得就是這件案子,身子文章裡面寫得細節比警方調查到的細節都要清楚,只不過那篇文章的內容有多少是真的還有待商榷。”
徐天趕緊拿出手機把錄製到的文章一頁一頁截了屏,捋順了文章的順序以後,徐天開始閱讀起執年太歲發表的文章。
文章裡面描述的事件起因是一個小偷在街上偶遇一名老婦人,小偷看見老婦人脖子上戴著一條金項鍊,還有老婦人手腕上的各種玉手鐲以及手指上的金戒指。
小偷對老婦人起了搶劫之心,可是當天小偷沒有搶劫成功,就一路跟到了老婦人的小區門口。
由於這是一個高階小區,小偷進不去,於是小偷就蹲守在小區門口等待其他有錢人經過。
抱著搶劫心態的小偷並沒有得手,幾乎沒有人從小區裡面走著出來,小偷從中午蹲守到半夜,人家都是開著豪車出入的。
細心的小偷看明白了小區裡面都是海景房,想要潛入這樣的房子也不難,只要等海面平穩的時候潛水摸到海景房的跟前就行了。
雖然文章裡面的邏輯並不通順,但是執年太歲想表達的就是一個作案之前的小偷心理過程,接下來才是重點。
小偷在潛入海景房附近的沙灘時,發現有一戶人家沒有亮著燈,當時的時間是夜裡十一點五十分,這很不符合一線城市的作息生活,沒有亮著燈的人家肯定是沒人的,於是小偷就瞄準了這戶沒有亮著燈的人家。
小偷潛入到房子的跟前,發現別墅門前的落地窗敞開著,這時候小偷開始猶豫了,就在小偷在想要不要進去的時候,突然從房子裡面衝出一個人,那個人手裡拿著一把滴血的尖刀,小偷和那個人對視了整整十秒鐘都沒有反應過來。
等小偷反應到有危險的時候已經晚了,那個人迅速把小偷控制住,並且把小偷拖進了別墅裡。
小偷看見的那個人就是這棟別墅的房主,是一個很有力氣的中年男人。
而死在別墅裡面的人是一名年輕女子,小偷目擊到中年男人殺了人,所以他被中年男人軟禁了。
接連幾天,小偷一直被鎖在空檔的房間裡,可以用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來形容小偷的處境。
殺人的中年男人在處理好年輕女子的屍體以後帶著外婆出遠門了,等他們回來之後被警方傳訊到警局問話,就在他們祖孫兩人在警局的這個期間,小偷在別墅裡面被吊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