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公主的私家道觀,一間大堂內,供奉著三個神像。
仔細看去,第一個神像位於中間,手持巨斧,雄壯高大。
在他左邊,是一個衣帶飄飄的仙女,右邊是一個笑吟吟的少年道士。
若是有正經門弟子在,一定會驚奇不已,這不就是自家山門裡的三聖麼。
正經門三聖,曾經一度是世人嘲諷的物件,因為他們供奉了:盤古、九天玄女
這兩個自然沒有任何問題,關鍵是第三個,供奉了自家掌教。
這種公然把自己和盤古、九天玄女並列的做法,讓人覺得他實在是太自大了。
但是李漁絲毫不以為意,這就是他的道心,從來不管別人怎麼嘲笑。
李漁覺得自己正在做的事,足以個盤古與九天玄女並列,一旦成功了更是如此。
在這個小的“三聖殿”內,正經道長正在打坐。
自從上次李漁大義凜然,沒有對甄宓下手,徹底讓清河公主折服了。
她沒有想到,還有這麼高尚的人。
雖然她是個女兒身,但是也完全可以明白甄宓美到了什麼地步,他本來以為沒有人能夠拒絕這種好事。
正因如此,她開始崇信正經道,並且幾次三番提出要加入正經門。
這可是曹操的女兒,李漁沒有輕易收下,而是去給曹操打了個招呼。
誰知道曹操一拍大腿,樂呵呵地催促他趕緊收徒。
無奈之下,李漁只好收下了這個徒弟。
他對於收徒,其實沒有六朝中其他人那麼死板。
收徒,不過是傳自己的道的一種方式。
李漁無時無刻不在傳道,收不收徒只是形式問題。
清河公主大喜,她本來是被迫嫁給夏侯懋,此時乾脆就以出家為名,直接在外面建了一個小道觀,輕易不回駙馬府了。
李漁帶著石秀也暫住在這個地方,如今他已經站到了大魏道觀的對立面,再借宿在道觀內,就不合適了。
大魏的道門和門閥幾乎是一體的,雖然李漁對山世遠做出了警告,逍遙觀也確實沒有下場,但是李漁知道根本不管用。
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像是趙福金的朝廷和正經門一樣,看上去是分離的,實際上是一家。
悽風苦雨中,外面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一員鐵塔般的戰將,護送著一箇中年人走了進來。
來人一跺腳,脫下蓑衣,大聲道:“這時候的秋雨,澆的人心煩意燥,常讓朕想起當年敗走赤壁的狼狽。”
他脫去蓑衣之後,坐在一個蒲團上,看著李漁說道:“那些門閥如今不知道聽了誰的話,跟朕玩起了縮頭術。他們把家產分割,然後潛伏起來,做出一副任人處置的可憐模樣,道長以為有何法子可用。”
李漁睜開眼,看了一眼曹操身邊的許褚,後者雖然不苟言笑,但是看到李漁的笑臉,還是客氣禮貌地呲牙一笑。
從這個咧嘴笑裡,李漁便推測出,曹操八成給了他一顆不死藥。就算是李漁也不禁佩服,曹操還真捨得給手下,不給親眷。
事實上,六朝之中,就沒有一個皇帝是給子女后妃的。
他們無一例外,都把不死藥賞賜給了忠心耿耿而又能力超群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