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佔據了太多的土地,奴役了太多的百姓,人口和土地本來應該是國力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的基石。
這些基石被一個家族或者一個人佔用,那麼削弱的就是國家的實力。
在王朝的末期,因為長期的穩定,人口是比經歷過戰亂的開國時候要多數倍的,但是國力卻大有不如。
就是因為開國的戰爭,往往是消滅了大量的既得利益者,讓很多的人口和土地從他們手中解放了出來。
然後新的權貴上臺,經過一代代的積累,一點點的盤剝,成為了新的門閥。
於是舊有的戲碼重新上演。
“曹操本來就是一代雄主,他手下精兵猛將無算,若是讓他消除了門閥的掣肘,則國力又要強盛許多。蜀國的劉備本來就是人中龍鳳,文臣武將更是不凡,他新得了西南那麼多的土地,假以時日定然崛起。”
看著心急火燎的皇帝,長孫無忌心底一笑,他太在乎大唐第一強國的地位了。
六朝中的這些雄主,得到了不死藥,自然考慮的事情也和以前不一樣了。
放在以前,曹操是不會清洗門閥的,因為他要想一下,自己能不能清洗乾淨。
自己的繼承者,又能不能像自己一樣堅定。
長孫無忌輕輕搖了搖扇子,站起身來,笑著說道:“陛下難道希望曹操劉備這樣的人,突然變得迂腐蠢笨起來麼?”
李世民怔了一下,隨即明白過來,他有些懊惱地用左手捶了一下右手掌。
“都怪李漁!”李世民恨恨地說道。
這就是明顯的氣話了,曹劉是何等樣人,即使沒有李漁,他們也會找別的門道。
誠然西征天竺和掃滅門閥,都是李漁提出來的,但是根本原因,還是他提供了不死藥。
難道怪李漁提供給人間帝王不死藥麼?
長孫無忌笑道:“陛下,與其在這裡生氣,不如想想我們該怎麼辦。”
李世民的眼神逐漸冷靜下來。
都說大唐皇帝,是不世出的明君,具備一切帝王該有的氣度和能力。
實際上,李世民的情緒經常失控,但是他在發完脾氣之後,能冷靜下來,重新去揣摩利弊。
這才是他有今日成就的原因。
長孫無忌深知這一點,所以他兵不著急,因為他知道李世民不會讓他失望。
果然,李世民冷靜下來之後,坐到了龍椅上,眼中瞳孔渙散,明顯是陷入了沉思。
大唐已經是六朝國力最強,大敵吐蕃也已經被攻滅,那麼大唐的前路在哪呢?
李世民轉過身去,看向身後的那張佔據了整個牆壁的地圖。
上面大唐的疆域每一寸李世民都瞭然於胸,記得清清楚楚。
這時候,長孫無忌也走了過來,看向李世民,兩人一起把手指向了一個地方:西域。
君臣兩個相視一笑。
秋風蕭瑟,細雨連綿。
淒冷的風吹動著街道上被打溼的枯葉,一股深秋的寂寥,迴盪在往昔繁華的街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