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試試一點點貼
張小寶和王鵑跑到王琚家斜對面開店,還化了裝,變成了三十來歲的夫妻,連留在杭州的內院也不清楚,只有跟著離開的人才知道,但他們又不能把訊息傳回來,繼續架著船,.
別人誰都不去清楚張小寶和王鵑的做法,只有他們兩個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去京城,自然是怕對方有人在京城安排人,搗搗亂了什麼的。
自己二人回去的訊息一傳出去,對方自然要把中心轉移,躲開自己兩個人,或者是在半路進行截殺,這點相信對方絕對能幹得出來,小貝等人都敢炸呢。
另一個原因,是自己二人離開杭州,也能讓對方覺得有機會了,至於把店買下來,當然也是為了給對方創造機會。
張小寶對此最為拿手,騙的最高境界不是主動去騙人,而是找準目標,經過準備,讓對方自己送上門來被騙,成功與否,要看運作的手段了。
兌來一個小店的目的便是如此。
張小寶賣力起了,儘量把每一樣東西都做得好吃,而且一改原來滷店賣東西的方法,並不是一大塊肉一打塊肉賣,而是分開來。
滷的雞,切好,分成雞頭、雞脖子、雞翅尖、中翅、雞心、還有大腿、爪子什麼的,豬肉也是這麼分,尤其是豬頭,豬耳朵去人家殺豬的地方高價買回來。
加上頭幾天做的泡菜,還能應對幾天,現在也重新買了罈子給做上。
除了以上的東西,還有各種小菜,放在碟子當中,在櫃檯旁邊專門讓人打了個架子,一碟碟地放在那裡,所以的小菜,全部是每碟一文錢。
更是把米酒罈子也放到外面,上面掛著一個打酒用的提子,洗好的碗羅在旁邊,誰想喝,自己過去打一碗,水平夠高的話,打得快要溢位來也沒人管你,三文錢一碗。
自己打了酒,願意吃小菜,端一碟去桌子上,或者那橫著的窄桌子上,邊吃邊喝,聊聊天什麼的,吃好了走時結賬。
其他的菜,同樣有架子擺在那裡,一盤盤的,或許某一盤多點,或許某一盤少點,自己選,當然,張小寶總會放一盤看上就知道少東西的盤子,有了那個比較,別的會好賣,消費心理就是這樣。
張小寶只需要負責擦桌子收拾碗,王鵑管著結算和給架子上的東西補充。
還有一個活是王鵑的,小店新出現的模式,同樣價錢的東西可以摻著來,比如雞心和豬耳朵,兩個價錢一樣,客人不想花兩份錢買兩盤,就一樣一些,拼一盤。
那個潮兄來的當天,到中午的時候,生意還算可以,基本上全是以前的老主顧,張小寶應對自如,他可是專門跟著前一任打聽了許多老主顧的事情。
雖然說是個騙局,可也要像個樣子,專業素養不能丟了,生意要是不好,豈不是辱沒了國際詐騙犯的名頭?
大部分的老主顧都願意進來嘗一下,只有小部分的一看換人了,轉身便走,或者是問問原來的人上哪了,很懷念。
張小寶精心準備的食物,味道自然不會差了,選料的時候便是全選的好料,做的也認真,只按照材料的成本算,每一份賣出去,僅僅有百分十幾的利潤,人工費則是沒法計算了,他和王鵑幹半個時辰究竟值多少錢,似乎沒人能夠給出答案。
頭一天過來吃的老主顧,一個個都非常滿意,回去幫著一宣傳,第二天小店的生意就火起來了。
從早上開門,專門聽了傳言湊熱鬧的人已經上門了,一刻鐘,四張桌子已經坐滿了,還有的人是拼桌坐的,至於另外的又長又窄的桌子,還沒人願意過去,覺得不舒服。
等著又過了半個時辰,長條桌子邊也坐了人,沒辦法,地方缺,只能講究,以前要是遇到這等情況,會有人找個地方站著吃。
張小寶和王鵑也忙上了,不停地擦著桌子,收拾碗筷,還要補充架子上的吃食。
來了一批又走一批,到中午的時候,已經出了走路的過道,連站的地方也沒有了,東西的味道確實不一般,很多人都覺得石頭開小店不划算,應該到酒樓當大師傅去,賺的要比現在多。
比起以前來說,不僅僅味道好,而且品種也多,更主要的是價錢不貴,原來有的東西和已往一樣,新出的東西估算起來是同樣的價格標準。
連續開了兩天,第三天,更多的人擠過來,見沒有地方,就打包帶回去吃,到家跟家人吃,或者是找幾個好友聚在一起喝酒,說滷菜在乘風樓,真實是杭州這裡的水雲間買的都有人信。
“小寶,三天了,我看著效果差不多了吧?是不是該進行下一步了?”第三天忙完,晚上關了門,張小寶炒了兩個菜,又弄了幾碟滷味,跟王鵑一起喝點小酒吃飯的時候,王鵑動動肩膀,對張小寶問道。
張小寶也同樣累,中午和晚上的時候,兩個人根本沒有時間好好吃點飯,過來買東西的人太多,都認為是佔到大便宜了。
兩個人只吃了幾片肉墊墊肚子,王鵑胳膊累,張小寶腰和腿也酸。
聽到王鵑的話之後,張小寶輕輕搖下頭:“再等兩天,得讓人看出來,我們是真忙不過來,更主要的是,名聲還不夠大,必須要讓外公家的人喜歡上咱做的東西,我再好好調一下料。
好吧,在料上下功夫,到最後,我估計是每賣出去一份就賠一點錢,等兩天,垂釣協會應該開起來了吧,到時候我才好讓外公家的人來買,從明天開始,咱限量銷售,不然會累死在這裡。”
王鵑點下頭,吃了兩口菜之後,又喝點酒,歪著腦袋盯住張小寶看,看了會,說道:“如果你真能讓王琚家中的人過來買,並且可以讓李隆基吃到,我就承認你的手段厲害,否則便是失手了,我跟你遭幾天罪,你得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