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
第二天,火爆場景繼續。
青磚訂單額,突破4500塊。
包工包料320元/平的自建房,平均每戶70平,總面積突破6000平。
包工包料450元/平的套間,平均每戶120平,總面積突破8000平。
別墅,30萬一套,五年必火戶型,包工包料,三座。
由於青磚有補貼,所有人必須先拿到鄉里開具的證明,然後下青磚訂單。
之後,再在簽訂包工包料合同的時候,訂金抵扣總承包費用,否則,總承包費用按照正常青磚價格計算。
村民們無所謂。
但鄉里不幹了。
不,是被嚇到了!
當初兩位領導為了給鄉大院爭點口碑,便同意某人的補貼、惠農建議。
單塊青磚定價四毛,鄉里補貼一毛,惠農一毛,磚廠賣兩毛。
然而……
補貼也好,惠農也罷,這是鄉里的事。
什麼意思呢?
鄉里補貼多少,惠農多少,後續還要給磚廠補多少。
也就是說,青磚售價,依舊是四毛。
磚廠賣一塊青磚,收到兩毛錢,鄉里便欠磚廠兩毛錢。
(就像疫苗,國家免費接種,但疫苗的錢,卻要補給製藥廠。)
如今磚廠賣出4500萬塊,就等於鄉里欠磚廠九百萬!
比磚廠盈利都高!
其實,曾經磚廠也稀稀拉拉出過幾萬塊青磚。
鄉二領導拿到欠條,沒怎麼在意。
畢竟當初商議補貼惠農,雙方沒提錢。
但這兩天……
先來個,你欠我四百萬。
再來個,你欠我五百萬。
鄉二領導有點懵,打電話給張偉,聽完之後,差點當場抽過去。
手抖腳顫兩腿發軟,找大領導說說……
後者聽完,愣了足足十分鐘,捶胸頓足,懊悔萬分,“大意了啊!”
畢竟每一個證明,都蓋著鄉里的大印,鐵證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