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曉凡的這個來電,孫正義自然最開心不過了。
因為如果李曉凡的風險基金願意參與孫正義主導的投資專案,這是一個“領投”與“跟投”的關係。
如果把時間往後推10到20年以後,人們留心各個被投專案宣佈的融資新聞,就會發現每次參與投資的風險投資基金VC都不止一家。為什麼VC不獨自投資然後獨佔所有回報?
答案很簡單:分散風險!
拉上其他基金一起投資,雖然會在將來分享回報,但首先分擔了風險。當資本市場的風險投資機制成熟以後,一個好的獨角獸專案融資需要的資金往往由多家VC分擔,很少出現出現一家VC獨自投資某專案的案例。
當下,雅虎成功上市以後,孫正義正躊躇滿志地擴張他的收購與投資版圖。
雖然找上門來的銀行們都願意給他提供融資幫助,但是銀行們往往都會被老孫頭的獅子大開口嚇一跳。
因為他的胃口是在太大了!
例如業內一般股權質押率一般是50%,而孫正義一開口就要求雅虎股權的質押率70%,銀行肯定不能滿足他的無理要求……
所以孫正義的鉅額融資之路也沒那麼簡單與容易。
前世,在1996年孫正義的軟銀集團總共先後注資31億美元才完全收購擁有ZiffDavis齊夫戴維斯集團的出版部門業務。
鉅額投資雅虎成功上市之後,最近雄心勃勃的孫正義要打算軟硬通吃,並向硬體公司進軍。
前陣子,他又盯上了一家火速騰飛的新興科技企業Kingston金士頓。
金士頓由華人企業家杜紀川、孫大衛創辦,他們當時研發出了具有開創性的全新單列直插式記憶體模組SIMM,不但大獲成功,而且催生了一個新的記憶體產品行業標準,公司也迅速崛起。
1995年,金士頓成功躋身“十億美金俱樂部”,銷售收入超過13億美元。
金士頓的飛速發展讓孫正義垂涎欲滴。
上週他與杜紀川、孫大衛倆創始人洽談收購Kingston金士頓,初步達成一個收購意向:以15億美元天價收購Kingston金士頓公司80%的股份。
這老孫頭每一次出手都是驚天動地的!
但是每一次的那麼鉅額的融資也沒有那麼簡單,孫正義都是施展了三頭六臂,費盡口舌才完成的。
現在李曉凡有意向來與他合作,作為“跟投”,“領投”的孫正義當然是最歡迎不過了。
在業內,作為“領投”的VC,有比較大話語權。利益當前,“排排坐、吃果果”在資本世界可行不通。
如果各家VC對公司經營管理的意見不統一,被投資的公司該聽從哪家呢?“領投”VC承擔了絕對多數的投資額,就享有絕對優先的話語權。
比如公司的董事會席位一定首先給“領投”VC。公司重要事務不僅需要董事會透過,還必須獲得“領投”VC同意。而在出售公司股權、上市這樣涉及投資回報的事項上,其他各方一般不能反對“領投”VC的決定。簡單來說,“領投”VC不同意的事,公司做不了,“領投”VC想做的事,也沒誰能反對。
但是作為跟投方,也有不少好處。
例如前世,像紅杉資本、IDG等這些優秀的投資機構對被投專案的盡調功課做得非常充足,很少出現失誤。所以作為小的跟投基金,就不用太動腦筋,只要閉著眼睛跟著紅杉資本、IDG等跟投就行。到最後的是人家願不願意讓你跟投“坐轎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