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都市言情 > 解密曾國藩性格絕學 > (一)應變性格:機會是聰明人的“囊中物”

(一)應變性格:機會是聰明人的“囊中物”

“變”字是人生之大境界

曾國藩的處世之道,實際上是一種靈活辯證的處世態度和方法。因此,雖然他在處世中勤於功名,以儒家思想為核心,恪守仁義的其宗未改,而在為人做事的“形”上卻是一生三變。正是這“三變”蘊涵了人們對他的褒貶。但不管怎樣,沒有這適時的“三變”,便不會有他的更大成功和名聲。

有記載說:曾國藩“一生凡三變。書字初學柳公權,中年學黃山谷,晚年學李北海,而參以劉石,故挺健之中,愈饒嫵媚”。這是說習字的三變。“其學問初為翰林詞賦,既與唐鏡海太常遊,究心儒先語錄,後又為六書之學,博覽乾嘉訓詁諸書,而不以宋人注經為然。在京官時,以程朱為依歸,至出而辦理團練軍務,又變而為申韓。嘗自稱欲著《內經》,言其剛也。”這是說學問上的三變。

綜觀曾國藩一生的思想傾向,他是以儒家為本,雜以百家為用。上述各家思想,幾乎在他每個時期都有體現。但是,隨著形勢、處境和地位的變化,各家學說在他思想中體現的強弱程度又有所不同,這正反映了曾國藩善於運用各家學說的“權變”之術。

曾國藩的同鄉好友歐陽兆熊曾經認為,曾國藩的思想一生有三變。早年在京城時信奉儒家,治理湘軍、鎮壓太平天國時採用法家,晚年功成名就後則轉向了老莊的道家。這個說法大體上勾畫出了曾國藩一生三個時期的重要思想特點。

曾國藩紮實的儒家功底,是在做京官這個時期打下的。他用程朱理學這塊敲門磚敲開了做官的大門之後,並沒有把它丟在一邊,而是對它進行了深入研討。在新的環境裡,他得到了唐鑑、倭仁等理學大師的指撥,登堂入室,其理學素養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他不僅對理學論證綱常名教和封建統治秩序的一整套倫理哲學,如性、命、理、誠、格物致知等概念,有了深入的認識和理解,而且還進行了理學所重視的身心修養的系統訓練。這種身心修養在儒家是一種“內聖”的功夫,透過這種克己的“內聖”功夫,最終達到治國平天下的目的。他還發揮了儒家的“外王”之道,主張經世致用。唐鑑曾對他說,經濟,即經世致用包括在義理之中,曾國藩完全贊成,並大大地加以發揮。他非常重視對現實問題的考察,重視研究解決的辦法,提出了不少改革措施。曾國藩對儒學,尤其是程朱理學的深入研求,是他這個時期的重要思想特點,而對於這一套理論、方法的運用,則貫穿於他整個一生。

從太平天國起,曾國藩臨危受命,組織湘軍鎮壓農民起義。在這個時期,尤為鮮明地表現出他對法家嚴刑峻法思想主張的推崇。他提出要“純用重典”,認為非採取火烈般的手段不能為治。而且,他還向朝廷表示,即使由此而得殘忍嚴酷之名,也在所不辭。他確實也是這樣做的,他設立審案局,對所捕農民嚴刑拷打,任意殺戮。他還規定,不完糧者,一經抓獲,就地正法。在他看來,儒家的“中庸”之道,在這個時候行不通了。

曾國藩的老莊思想,始終都有表露。他常表示,於名利之處,須存退讓之心。自太平天國敗局已定,即將大功告成之時,這種思想愈強烈,一種兔死狗烹的危機感時常縈繞在心頭。他寫信給弟弟說,自古以來,權高名重之人沒有幾個能有善終,要將權位推讓幾成,才能保持晚節,天京攻陷之後,曾國藩便立即遣散湘軍,並作功成身退的打算,以免除清政府的疑忌。

三個時期不同的思想傾向,說明曾國藩善於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從諸子百家中汲取養分。容閎說,曾國藩是“舊教育中之特產之物”。無疑地,在曾國藩身上,熔鑄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各種基因,正是這些基因,使曾國藩成了封建社會的“三不朽”人物和最後一個精神偶像。

關於曾國藩處世態度由酷峻變柔順有一個重要的過程。這個過程即發生在1858年。曾國藩初出治軍,嚴刑峻法,手段非常刻薄,可以從他殺李金陽事件看出其殘酷無情,且與疆帥多相忤。然自1858年再起,則大變矣。這一變化過程有記載說:……先是文正(曾國藩)與胡文忠(胡林翼)書,言恪靖(駱秉璋)遇事掣肘,哆口謾罵,有勸效王小二過年永不說話之語。至八年奪情再起援浙,甫到省,有“敬勝怠,義勝欲,知其雄,守其雌”十二字,屬恪靖為書纂聯以見意,交歡如初,不念舊惡。此次出山後,以柔道行之,以致成功,毫無沾沾自喜之色。嘗戲謂予曰:“他日有為吾做墓誌者,銘文吾已撰:不信書,信運氣,公之言,告萬世。”故予輓聯中有“將汗馬勳名,問牛相業,都看作秕糠塵垢”數語,自謂道得此老心事出。蓋文正嘗言以禹墨為體,以莊老為用,可知其所趨向也。曾國藩如何變得“柔順”呢?有人認為羅汝懷之勸勉最有影響。當曾氏丁父憂請假在家時,汝懷寄以書,諄諄以尚平實勿爭權相勸。其書略雲:獨識閣下為奇士,所見四方之士無出其右者,何者?天下為平實堅術之人可以幹事,軍務尤然。閣下無大僚尊貴之習,行履部伍,親操細事。庶幾大禹之櫛風沐雨,手胼足胝,故能船堅炮利,壁壘堅固。即糞廁亦有方隔,所謂道去屎溺,此非高談渺論不知而作者所能望見也,乃復溫乎其容,抑然自下,慕好賢之雅,循周諮之節,日冀奇士之來於前,然而戰勝城弗克,餉弗給,奇士無如何也。閣下本奇,斯不免太奇之病矣。夫救乏自古無奇策,況在今日糈餉之匱。然生財之道,未嘗無良法,尤貴有美意。鄙諺曰:“官出於民,而民出於土地。”其折撥捐抽之法,要在使民無怨,且使官無怨,財源無窒塞之患。使民無怨,閣下所知而以為美談者也;使官無怨,則閣下所不知而以為口說者也。惟其然也,故折漕自我,撥漕自我,捐資抽稅皆欲自我,而不復有人之見存焉。雖軍務者閣下之專司,而民者疆吏之職守,各持其是,易地皆然。閣下軍政必自己操,大權未嘗旁落,而欲兼掌一方土地人民之事,然則聖人之設官分職,官事無攝者非乎?羅汝懷之書,把曾國藩苛求及壟斷權力之病,一洩無遺。曾國藩能虛懷而接受之,1858年以後其之立身行事亦深受其影響。如果將1854年因與王錱不愜而不救其敗事,與1864年與左宗棠絕交後仍能助其成大功於西北二事相比,即可見曾國藩之待人接物,前後判若兩人。

世謂曾國藩以禹墨為體,老莊為用,實則曾國藩在1858年以前以禹墨為體,申韓為用。1858年以後,始改而趨巽順。如果將曾國藩的一生處世也按三個階段來劃分,亦各有其特點:第一階段,為銳意進取奮發向上的時期;第二階段,為擘畫經營,功德圓滿之時;第三階段,為自主自抑,持盈保泰,不在勝人處求強的平和時期。民國的何貽說:就曾公之三個時期而言,則早年生活,如朝暾初出,氣象蓬勃。無論情感意志,學問德行,均有蒸蒸日上之概。及至中年,則如白日麗天,盛極一時,無論道德學問,事業文章,均已漸臻成熟,蔑以復加。洎乎晚年,宛若斜陽晚照,好景無多,雖德量愈醇,令人仰慕,志氣事功,亦少替矣。可見曾國藩的處世,不僅是一生三變,甚可說是一生多變。

一條路走到底,是不明智之舉。獲取成功性格者都有一個特長:隨機應變,巧中取勝。曾國藩一生經過三次大調整,不停地變化獲取成功性格的招術,故終於獲取成功性格。

做事關鍵要看時機

猶豫者的性格突出地表現為抓不住機遇。在我們的生活中不乏一些優柔寡斷的人,他們無論大事還是小事都難以做出決定。究其原因,人們之所以優柔寡斷,因為他們總希望做出正確的選擇,他們以為透過推遲選擇便可以避免犯錯誤,從而避免憂慮。有一位患者去求助心理醫生,當醫生問他是否很難做出決定時。他回答道:“嗯……這很難說。”

那麼,怎樣才能克服和阻止優柔寡斷的性格呢?

要消除優柔寡斷,你不要將各種可能的結果都用對與錯、好與壞,甚至最好與最壞來衡量。所有選擇的結果只是他們各自不同而已。例如,你到商店購買了一件衣服,當你穿給父母、朋友或孩子們看之後,他們會表露出不同的觀點,而你無法判斷他們哪一個人的觀點是對的,哪一個是錯的。關鍵一點,是你自己喜歡最為重要。

如果採用自我挫敗性的是非標準,你就會認識到,每當你做出一項決定時,你只要權衡選擇其中的一種結果。倘若事後你對自己的決定感到後悔,並且認識到後悔是浪費時間,下一次你就會做出不同的決定,以達到你的期望。但是無論如何,你絕不會以“正確”或“錯誤”來做出決定。

曾國藩是晚清時期著名的理論家和實幹家,他崇奉理學,卻並不迂腐,他認為一種道理“適時則貴,失時則損”,並說“物窮則變,自古然也”。處於兩種文化的轉型時期,曾國藩受到一系列事實的刺激,漸漸從內在融通兩種文化,成為近代文化的積極倡導者。

曾國藩說:“居家之道,治軍之法,與人酬應之方,餘亦皆無一定之風格,關鍵要看時機。”

曾國藩早先也一心埋頭聖人之道,對於海外四方的情形一無所知。先有鴉片之戰,舉國震驚,曾國藩開始對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有了初步的認識。咸豐七年(1857)英法聯軍進逼北京,朝野有識人士才如夢初醒,認定國勢已處於積弱之下,藩籬既撤,門戶洞開,戈矛武器,遠不及外人槍炮的鋒利。在清廷,則有奕、文祥等號稱識時務的大員。在疆吏之中,則有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開始極力提倡自強運動。他們的這種作為,無疑是一種“適時則貴”之舉。

曾國藩還認為,即使是人的一種思想、一種行為風格也是“適時則貴,失時則損”。比如他對於禮治和法治思想的運用就說明了這一點。很多人知道曾國藩是申韓的門徒,主張嚴刑峻法,對官吏則力祛腐糜之風,對民眾則以嚴刑懲治奸蠹,以糾正世風。當年,曾國藩在湖南時,對於鄉里的惡霸奸滑之人,就不曾手軟過,重則處於斬梟,輕則立斃杖下,其他的人命不該死,關押起來也少不得挨鞭子,很多人死在牢裡。當時的湖南鄉民就送給曾國藩一個“曾剃頭”的諢號。但是這也只是看到了曾國藩法制思想的一端,其實他對思想教化的功用一向是放在法治之前來提出的,禮治在先,所以施用嚴法只是為了應付世風墮落積久之弊。只是到後來,由申韓而為老莊。在當時的曾國藩看來,針對腐朽沒落的世風,主張嚴刑峻法就是一種“適時”。

因此,曾國藩說:“居家之道,治軍之法,與人酬應之方,餘亦皆無一定之風格,關鍵要看時機。”大凡有頭腦、智慧的人,根本方法是:看清眼前各種各樣的複雜情況,在機遇上動腦筋。曾國藩的大腦之所以聰明過人,就是因為他能從別人手中搶時機,從別人手中丟掉的時機中找希望,故有獲取成功性格之態勢。

機會是成功的跳板。具有果敢性格的人不是讓“好心人”送來機會,而是主動撲向機會,從機會中打撈自己想要的“黃金”。

不妨轉換另一條路

人生之路,不是一條,而是多條。同樣,為求生存,也應該有多方面選擇的可能,防止把自己引入偏端。當然,具體能否如此,與一個人的性格有關係。曾國藩帶兵打仗,苦讀古書,似乎不善求多變之路,實則不然,他還懂得經商對於強國的作用,並且腦子靈活,重用精通這方面的人才。

“借商以強國,借兵以衛商”,這是中國古代開明的官員所極力提倡的,曾國藩也注重商業與國家、民生的關係。

對於老百姓來說,重要的是衣食住行有保障。在生活中,一是有飯吃,二是有錢花,這樣,人心就可以安定,生活就有保障,人民就願意接受教育。所謂“富後而教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教育施行了,人們就會按合乎社會標準的道德準則來要求自己的行為。這樣,社會風氣就會好起來,社會也就會有秩序,天下也就太平了。

“無商不活”。商業是財力的來源,商業為各行各業提供經濟來源,提供物質基礎。大力發展商業,是發展科學技術,發展工農業生產的需要,是國家財政建設的需要,應該給予高度重視。

曾國藩認識通商做買賣的重要性,是從購買洋人武器開始的。以其憑藉西方先進的堅船利炮,迅速剿滅太平天國。但苦於財政緊張,此項經費無出,暫時擱置。咸豐十一年(1861)末,太平軍攻下了寧波、杭州等地,並繼續向東南一帶進攻,在上海外圍擺開戰事。有傳聞說,太平軍正在籌款,準備向美國購買船炮,這使清政府大為恐慌,如若傳聞成為事實,太平軍大有從所佔領的寧波海口北上天津攻打北京的態勢。為此,向外國購買軍用船炮一事,再次被提到議事日程上。尚書趙光、御史魏睦庭都上書朝廷,提出借兵助剿以及迅速購買外國輪船火器,以對付太平天國。這時,在朝廷起到舉足輕重地位的奕也認為:“事機甚迫,呈借兵剿賊未可遽議,而購買船炮之議,尚屬中外會同詳核。”於是決定先行購買船炮。如何籌集這筆款項呢?代理總稅務司赫德向奕建議,將鴉片稅留作購買船炮的費用。

曾國藩看重容閎,也是因為他在通洋、經商方面有些心計。容閎在美國耶魯大學畢業後,回到祖國,但大清朝對他不重視,任其當翻譯、上海海關職員、洋行職員,自由經商。在這過程中,太平天國革命的蓬勃發展,第二次鴉片戰爭,都充分暴露了清王朝的腐敗與無能,使其大失所望。咸豐十年(1860)秋,容閎從上海來到了天津,去對他“幾欲起而為之響應”的太平天國進行實地考察,受到洪仁的熱情歡迎,並多次被邀參加講座軍政大事。同治二年(1863)經李善蘭的介紹,加入曾幕,辦理洋務。

當時容閎的主要想法是要透過曾國藩實施他的“西學東漸”計劃。首次會面,曾國藩便向他提出了:“君以為今日欲為中國最有益最重要之事業,當從何著手?”容閎當即回答:“中國今日欲建設機器廠,必以先立普通基礎為主,不宜專以供特別之應用。所謂立普通基礎者,無他,即由此廠可造出種種分廠,更由分廠以專造各種特別之機械。簡言之,即此廠當有製造機器之機器,以立一切製造廠之基礎也。”容閎特別強調“立普通基礎”之工廠,因為擁有了這樣的基礎,不但可以造槍炮彈藥、輪船,而且可以造出各種機械,作為一切製造廠的基礎。

談話後,曾國藩深深地為這位年輕人“制器之器”的主張而折服,頗感這一主張比自己的為適應“特別之應用”的軍火生產要高出一籌。幾天後,曾國藩再次召見容閎,專折保奏他為五品銜,撥白銀68000兩,派其赴美購買先進的機器裝置。對於曾國藩的知遇之恩,容閎認為一時無以回報,只有傾盡全力,購回機器裝置,才是對曾國藩最好的回報。不久,容閎即從安慶出發,經英國倫敦於次年春抵達美國,經多方洽談,終與樸得南公司訂約,由該公司按“製造機器之機器”標準承造,並於同治四年(1865)運抵上海。

透過容閎這次購買洋機器,曾國藩加深了對通商貿易的認識,也對與讀書做官之間的關係,做了平心的論說。經商是為了獲取鉅額利潤,讀書是為了博取名聲和權位。一個人如果用心讀書而沒有成效,就應該把讀書做官放在次要地位,而以主要精力去經商致富。經商獲利之後,為子孫後世考慮,就應該把經商放在次要地位,而專心讀書經世。這樣一弛一張,相輔相成,要麼贏得萬貫家業,要麼獲得高官厚祿,就像車輪運轉一樣不斷迴圈變化。

曾國藩能從大局看問題,靈活地對待眼前事,不是死板教條地固守一法,自然顯得變化多端。作為一個馳騁疆場、又深習古籍的人,能有如此之頭腦,實屬不易。這也說明曾國藩性格中有善變的因素。

最新小說: 還能不能讓我畢業了 年少有為 重生後我靠學習成了富一代 我身體裡有龍魂 諸天萬界任逍遙 醫路青雲 醫武巔峰 開局穿越:誰能比我慘? 時代紅人 為救妹妹,我一幅國風畫感動全網 七零:被換親後我成了人生贏家 四合院之沒有系統怎麼躺平 都市隱龍 華娛2004:做娛樂圈最強教父 我的冰城姑娘 戰神之上 先生,太太只想守活寡 我能在夢裡改變現實 超級老爸系統 正直的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