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清帶了一牛車的南瓜從藍星莊園回來,天還沒有黑。
錢君寶又沒有在,葉清也習以為常了。
似乎兩人這段時間就一直處於這種平衡中,有一些事,他們都不會互相追究到底。
“姐,你回來了,我等你好久了。”葉熙走了過來,他身邊還有一個十歲左右的少年跟著。
那少年露出一抹略帶羞澀的笑容低聲道:“葉姐姐好,我叫梅慈徽,剛滿十歲。”
梅……
這個姓不知道怎麼的,就讓葉清想起一個戲曲大師來,而且眼前這個小男孩也長得唇紅齒白,秀秀氣氣的。
葉清打量了他兩眼,見這孩子雖然衣著簡單,不過書生味卻比葉熙重多了,估計是個乖乖牌孩子。
不禁點了點頭道:“嗯,見到你很高興,今晚在這裡吃過飯再走吧?”
梅慈徽愣了愣,輕輕點了頭。
葉熙笑道:“姐,我正要和你說呢,這是我好友,今天我可是花了好大功夫才讓他和我到這裡來吃飯的。姐,你今晚能不能親自下廚啊?”
“行啊,你們想吃什麼,我給你們做。”葉清雙手朝身後一握笑道。
葉熙大咧咧說道:“我想吃烤魚,他也喜歡吃魚。”
“嗯,那就做烤魚和魚湯給你們吃吧。”葉清爽快的答應道。
她走進廚房看了看,把掛樑上燻的臘肉也拿了一塊下來。
現在茼蒿滿地都是,廚房裡有一大籃子,用這個炒臘肉最香了。
然後再從空間悄悄挑了三斤新鮮的豬五花肉出來,一會做烤肉吃。
葉清先將火盆拿到院子裡,然後點燃竹木炭,等炭火燒著了,再架上鐵絲網。
幾個丫鬟也沒有閒著,忙著切菜洗菜,總之大家是忙的興致盎然的。
葉清今晚想做炭烤魚,是後世那種巴蜀烤魚。
說起碳烤魚來這裡面還有一個故事,而且主人公也姓葉。
在萬州有一位名廚葉天奇的後人中出了一位聰慧女子。
由於葉家的廚藝一向傳男不傳女,所以只授了她一些家常菜的做法,聊以侍候一家老小的日常餐飲。
而她的父親只在逢年過節時方才顯山露水、上灶炒菜。
一年春節,父親臥病在床,不能上灶,就命女兒做些普通菜草草過年,誰知女兒竟做出了一頓豐盛的大餐,技驚四座。
其中,尤以一道用爐火燒烤後再炒料烹製的烤魚讓父親也歎為觀止。
原來,此女一直潛心廚藝研究,平日趁父親不在時偷看了自家的菜譜,為了不在烹飪的手法中洩漏自己偷師所得。
便在原葉家菜的基礎上融入了自己的心得,形成了獨具匠心的新配方。
自此,父親發現她極具廚藝天賦,遂改變家規,將烹飪技藝逐一傳授,並把自家最引以為傲的炒菜配料秘方也傾囊相授。
巴蜀烤魚它在做法上更注重調味,無論哪一種味型的烤魚,都會用到在上桌前澆熱油。
也是根據川式火鍋紅油的做法改良而來,最終形成了不同味型且極具巴蜀特點的烤魚。
實現了“一烤二燉“的烹飪方式,你可以說它是燒烤界的火鍋,也可以說是火鍋界的燒烤,這道菜充分借鑑了傳統川菜和火鍋的用料特點,鮮嫩焦香,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