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未行,糧草先行,要打仗,國庫首先要有銀子,國家首先要有糧。
戶部尚書早有準備,不等皇上開口便呈上摺子,“國庫的銀子和各地的糧倉可支援八十萬大軍行軍一年。”
軒轅富饒,並不是嘴上說說而已,其他三國加上一些附屬小國,恐怕也只能和軒轅差不多。
“好很好,有糧草有兵馬,朕就不信打不過小小的北齊。”糧草充足,軒轅逸底氣就更足。
兵部尚書也早早就做了安排,“兵器戰馬早已備好,可供步兵五十萬,騎兵五萬人用,所有兵器隨時可以呼叫,另外下官已命工匠繼續打造武器,確保前線兵器不斷。”
軍務處的大臣也早早得到皇上的暗示,早就將士兵安排好他們手上可呼叫的兵馬有五十萬,這其中還不包括剛從軒轅闊手中接手的三十萬人。
“皇上,螭王爺手上那支人馬可要派上前線?”如果要消耗軒轅闊手中的兵馬,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
畢竟,要遇到一場大戰也是不容易的。
軒轅逸倒是想,可是:“派他的人去前線,誰領兵?”
他剛將軒轅闊的心腹關起來,總不能現在就重用吧。
這確實是一個難題。
將大牢裡的人放出去是不可能的;從別的地方調人又怕不能服眾;從原處升個小兵上來,那也是軒轅闊的心腹。
君臣商量一番,最終還是捨不得錯過這次機會,一致決定派原屬於軒轅闊的三十萬兵馬去前線。
“螭王爺手上的兵馬曾與北齊人交手,有經驗,三十萬大軍全部派出去。”軒轅逸丟出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其他人沒有意見。
細微的小事敲定,最難選的還是主帥。
北極人有多善戰,天下皆知,要是主帥能力不夠,兵馬再多也沒有用。
“永德將軍時遠多次征戰,戰績不凡,臣認為他可以為副將。”新上任的右相開始安插自己的人。
主帥就算了,承擔的責任太大,右相只想安插幾個小人物進去混混軍功,他現在根基不穩,正需要這種好機會提高提高自己的地位,樹立一下自己的威信。
左相亦不甘示弱,也推了一個自己的人進去,同樣是為副將。
左相是軒轅的左相,自己也向左,叫他左相再正常不過。
兩個人剛好佔了兩個位置,起到平衡之勢又能相互監督,最重要左,右,兩相推薦的人都有實力,皇上沒有道理不同意。
當然左相和右相得了好處,其他人也不會少,只是非重要人物,沒有必要在皇上面前提起。
軒轅逸再次詢問,“主帥可有人選?”這是最重要的人選,不管是左相還是右相,輕易不敢開口。
軒轅逸等了半天也沒有等到答案,當即臉色有些不好了,左相見狀,連忙開口,“皇上,您看威北侯如何,他是一員老將,有他在,軍心必穩。”
威北侯的大女兒正是左相現如今的填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