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陣諸人,大抵分為四個陣營。
蕭氏父子一派;慕容博單獨一派。
趙錢孫、譚氏夫婦一干當年參加過雁門關一役的武林名宿,加上欲為玄苦報仇的玄嗔和尚,算是一派。
瀟湘武林大豪,金刀李全義。太原神槍門長老,追電槍張烈。還有江湖人稱太白雙兇之一的江洋大盜,卜守章。
這三人,都是欲為死於慕容博之手的親密師長好友雪恨的復仇者,也算是一派。
從紙面實力來看,趙錢孫這幫人實力最為雄厚,復仇派次之,蕭氏父子第三,慕容博最弱。
但是混江湖,講的是武功。單論人多勢眾是沒有用的。
蕭氏父子皆是武林中久負盛名的絕頂高手。蕭峰有這些年為大宋南征北戰,多次力克遼國和西夏一品堂供奉的光輝戰績。
而蕭遠山,早在三十年前,武功就遠勝單正、譚氏夫婦等人,若非因愛妻遇難而萬念俱灰,怕是當時就能把玄慈之下的中原高手,斬盡殺絕。
還有慕容博,人家也是當年名震天下的絕世高手,從他隱入暗處後偷襲武林名宿的戰績看,那也是一殺一個準,簡直就和殺雞宰鴨差不多。
所以,實際的實力,應該是蕭氏父子第一,慕容博第二,單正等人第三,李全義三人最弱。
話說凡是在江湖中打滾至今還沒被淘汰的,那就沒有一個真傻的。今日又是尊者發話,徹底了斷恩怨,是故入陣諸人都絕了僥倖之心,已經有了拼死一博的心理準備。
早在入陣之前,大家就預先選定了立場。
所以眼下出現在觀戰群雄面前的,就是這麼一個畫面——李全義三人站在了蕭氏父子身邊,單正等人站在了慕容博身邊。
隨著孟奇一聲“開戰”的號令聲響,單正就暴喝一聲:“慕容兄,聯手先結果蕭氏父子。”
喝罷,單正就舉起鐵尺,率先奮起畢生功力,向蕭峰撲去。
於此同時,趙錢孫等人,在分出三人對上李全義一夥之外,剩下的,也全都殺向蕭峰。
慕容博亦是發動身法,接上了欲支援兒子的蕭遠山。
總之,電光火石間,這幫人就絕招齊出,各自選定對手,戰成一團。
慕容博武功與蕭遠山在伯仲之間,你一個參合指,我一個開碑掌,你來我往,一時間,打了個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難分高下。
再看蕭峰,不愧是天龍第一戰神,有道是藝高人膽大,錢多氣自粗。
面對單正和趙錢孫等七八人來勢洶洶的圍攻,蕭峰不慌不忙,先使了一記擒龍手,閃電般奪過單正手中的鐵尺,再以尺為刀,順勢使了一個夜戰八方藏刀式,揮起漫天尺影,將全身上下,護了個水洩不通。
只聽得一陣叮叮噹噹的兵器交擊聲響,正好就接住了趙錢孫等人攻過來的兵器。
再看蕭氏父子臨時盟友,李全義三人這邊的戰局。
話說單正這些刀口舔血的老江湖,武鬥經驗豐富,雖然沒有學過兵法,卻也無師自通的理解了,先集中優勢兵力攻擊強敵的道理,進攻李全義的,選的是他們這一黨中武功偏弱的三人。
所以李全義等,雖是在江湖地位上要低於這些前輩名宿,但實力卻是相差彷彿。只見兩夥人刀來劍往,槍戳棒檔的,一時間,倒也打了一個旗鼓相當。
孟奇與隱身一旁的秦崢,看得真切,這天龍世界真實的打鬥場景,倒也沒有b tv版和大鬍子版那樣飛來飛去,舉手就打出一道勁氣和龍影啥的。
總之,也是拳來腳往,兵器格擋,比較合理樸實,有些類似於黃日華版射鵰,表現出來的戰鬥場景。
非要評估的話,那麼在秦崢看來,天龍高手的戰力,尚屬於低武範疇,還侷限於大晉江湖九竅之內的範疇,尚未達到引動天地元氣,直抵玄幻的外景層次。
秦崢等看客還在嫌棄武鬥場面不夠精彩,陣中的戰局卻發生了變化。話說鐵面判官單正,見己方數人一起圍攻蕭峰,慕容博單打蕭遠山,陷入膠著之態,一時間難以見功,便呼喝道。
“玄嗔大師且先去和慕容兄一起,圍攻蕭老賊,等解決了老賊,咱們再一起對付蕭峰。”
玄嗔恍然而悟,依言抽身轉而向蕭遠山撲殺而去。
再說蕭遠山,功力與慕容博本在伯仲之間,此時再加上一流水準的玄嗔,應付起來就頗感吃力了,雖是振奮精神,左遮右擋,短時間還未露敗跡。
但觀戰諸人凡是稍具眼力的,都看得出來,若慕容博兩人不急於求成而露出破綻,只耐心圍攻的話,遲早能耗死蕭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