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諍名列宗門金籙玉冊,正式成為仙門弟子那一剎那,識海中的光球突然就是一震,猛地一下就向前躍進了四成,一下子就把輪迴殿,推到了百分之五十點零二的進度。
秦諍面色如常,大腦卻在高速運轉,試圖分析提取出其中的特徵共性。
走完全部儀式流程後,他與相熟的雲鶴幾位師兄弟閒話幾句,就隨意支了個藉口,回到自己房間研究外掛。
他相信,任何看似混沌隨機的事情,實際都是有跡可循,可以分析、提取出規律的。將幾次光球啟動時的情況,在腦海中一一回盤。
第一次,吸收二階符一張,進度零點零一。
第二次同上。
第三次,旁觀雪松凍斃數萬靈蜂,進度展開零點二。
第四次,斃殺相當於凝煞級數體修,進度百分之十。
現在,獲得仙門傳人身份。進度百分之四十。
共性:必須吸收某種能量才能開啟。
差異:似乎概念越清晰,越具體的能量,效果越差。概念越是縹緲,越虛無的能量,效果越好。
他心頭大震,瞬間似乎抓住了什麼——這特麼不就是“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區別麼?
相比之下,靈氣靈力這種,越是接近具備形質的“物”的東西,推進的進度就越少。
越是接近只能意會,不可言傳,接近性質之上“氣”的東西,效果就越好。
比如我名列玉冊,成為仙門弟子,代表什麼?
代表著一種身份,或者說一種概念性質上的氣運,代表著別人對我的一種認知。
不錯,必然是這樣。這光球進度最快的時候,一次是我斃殺蒼力的時候,一次是現在。
斃殺蒼力代表別人對我實力的認可或驚歎,或者仇恨畏懼。現在則代表觀禮諸同道對我身份的認知。
所以光球最喜歡吸收的,並不一定是我認為的“各種靈力或者法力,靈蟲或修士神魂”之類,而是別人對我的——認知。
但它又不僅僅是“情緒收集器”之類的東西,那麼簡單。而是,怎麼說呢?而是一種以“提取吸收”,在“改變或引動智慧生命體認知”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能量”,來做為動力的東西。
非要用生動形象,貼合人們認知的東西來比喻的話,那就只能是——天魔。
所以,自家識海的東西,實際就是一個類似“天魔”的玩意兒?
想通了這點,他頓時就輕鬆了下來,若是自家推理得不錯的話,那麼身為一個穿越黨,啟動這玩意兒的手段真是不要太多。
秦諍前世最欽佩的一位偉人,曾經說過,理論源於實踐。既自認想明白了光球的本質原理,接下來自然就是去試驗一下。
於是秦諍出門,來到雲鶴等人住的院落,卻見雲鶴正在旁觀白鶴、丹鶴二人鬥法切磋。
見他過來,雲鶴就笑道:“秦師弟剛才不是說要回房修煉麼,怎麼這麼快就出來了。”
秦諍道:“小弟才想通,修煉之道,閉門造車,終是不美,還是得多與同道交流才好,故而就過來了。”
雲鶴就是一笑:“你明白這個道理就好,要不,咱哥倆玩玩?”
秦諍道:“咱們師兄弟都是紫陽觀一系,以後交流切磋的機會不要太多,不必急於一時。小弟想著難得來到宗門,總要見識一下門內同代精英不是?要不師兄給我講講,與咱們這系不對付的,都有那些人?”
所謂派外無派,千奇百怪,派內無派,帝王思想。五絕門內部,自然也不是一團和氣的,也有派系之分。
如今就大致分為三個派系,即掌門真人一系,大長老一系,以及秦諍他們身後的新晉金丹真人,青松這一系。
雲鶴就頗有些遲疑,“這不好吧?”
秦諍笑道:“無妨,所謂師有事,弟子服其勞。師長們之間的事,輪不到咱們這些小輩說話,但若只是去找同輩的師兄們玩玩呢,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