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際上,對於後滿清時的草原治理,北京城已經有了一套方案:
建城,輻射數百里的草原。
然後再用蛛網式的道路勾連,使其互相通商。
說白了,就是利用城池,輔助青儲和通商功能,讓蒙古部落漸漸習慣定居,從而穩固統治。
無論是漠北,還是綏遠,亦或者察哈爾,對於城池的建設總是不遺餘力的,而且效果也是非常明顯。
朱誼汐不信任滿清的拉攏中上層的舉措,又顧忌到龐大的蒙古高原治理難度,所以分封制就正當其實了。
將草原碎片化,牧民定居化,將是未來的趨勢。
「落鷹城,倒是不錯。」
皇帝一口應下了曾英的提議,並且讓戶部提供錢糧築城。
隨著夏日的到來,整個宮廷猶如候鳥遷徙一般,又轉至了玉泉山。
後宮嬪妃們倒是樂意,壓抑的皇宮
總不舒服。
這時候,朱誼汐又想起了察哈爾會盟之事,明年是北伐奉京之年,這些蒙古貴族們的態度也很重要。
故而,在嬪妃們在玉泉山時,皇帝一行人就北上,抵達察哈爾的承德,在這裡再次舉行會盟打獵。
綏遠、察哈爾、科爾沁三地的蒙古貴族們很是識趣,基本都會抵達,接受皇帝的巡視。
而就連這表面工程都懶得做部落,自然是要遭受打擊,宣揚大明皇帝之威。
這場巡獵,大小貴族酋長上至北海郡王,下至底下的塔布囊,近千人一堂,可謂是極其隆重。
皇帝目光所及,無人敢與其對視。
數萬騎兵在其側,威鎮草原三千里。
看著桀驁不馴的蒙古貴族們匍匐在前,猶如被馴化的野狗,極其恭敬,一時間,朱誼汐頗有種志德圓滿。
但旋即,他又平復過來。
這群人記打不記吃,必須要市場彰視訊記憶體在感,才會讓其順服。
「科爾沁左翼、右翼,近三萬賬,左翼素來親善滿清,如果要北伐的話,必須要把科爾沁部收拾了。」
心下定計,皇帝故作巡視一圈:「怎麼不見科爾沁左翼各部臺吉?」
「稟陛下,科爾沁左翼貴族派遣了兒子前來……」
「別人都親自來了,就科爾沁特殊嗎?竟然只派兒子過來。」
朱誼汐氣惱道:「是不是仗著後面有滿清餘孽撐腰,就不將我這個皇帝放在眼裡?」
皇帝一怒,流血千里。
眾多貴族們匍匐著,不斷的打顫。
科爾沁諸部代表更是發抖,不斷的訴說著理由。
朱誼汐盡數不理:「告訴他們,我要半個月沒見其蹤影,如果還不到,後果自負。」
一時間,整個承德一片寂靜。
科爾沁右翼牧區在後世通遼地區,距離赤峰很近,只有幾百裡,訊息一下子就傳達過去。
整個科爾沁部為一震。
右翼臨近察哈爾,速來保持中立。
而左翼歷年來不斷的與滿清聯姻,又與貝加爾湖很近,故而就親近滿清,不樂意聽從大明皇帝的指示。
「明國皇帝把察哈爾部訓成了家犬,如今也想這般施加在我科爾沁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