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於漠北總督府,原先的土謝圖汗部來說,最近的這些年,可謂是最長的太平時光了。
「阿爸,我去城裡了。」
擠完羊奶,阿都沁又餵食了些草料,他才帶著兩捆東西,騎上馬兒。
「去吧!」
對於十五六歲的少年,其父母都很滿心,這在草原上已經是一個合格的牧民了,屬於成年人。
馬背略沉,胯下的馬兒忍不住打了個響鼻,刨了刨地面表示不滿。
對此,阿都沁只能不斷地安撫,才算是平息了其怒氣。
旋即一人一馬,就奔跑在遼闊的草原上,頭頂著白雲,晃悠悠的朝著庫倫城而去。
作為銀建的城池庫倫是方圓千里唯一的城池,是重要的貿易中心。
馬背上,牛筋,牛皮、牛角等,可謂是齊全的很,重達數十斤。
等他來到庫倫時,整個城池車水馬龍,大量的牧民們趕著貨物,在城中換成了糧食,鹽巴,或者布料。
阿都沁不厭其煩地尋找著商家,將馬背上的一捆賣了出去。
各種牛筋牛角等,在草原上並不稀奇,但對於商人們來說,這是足夠廉價的商品。
漠北總督曾英看著不斷出入的牧民,忍不住道:
「以往在邊疆地區,春夏之時往往是青黃不接,牧民們只能南下犯邊,從而掠奪足夠多的糧食。」
「如今隨著庫倫城的穩固,牧民們有了貿易點,可以隨時交換糧食,極大地增強了牧民們的抵抗能力。」
一旁,漠北布政使哼了一聲,沒有否決曾英的話語。
這段話其實是非常正確的。
城池雖然在草原上成本極高,但卻擁有著定居優勢:貿易中心的固定化。
如庫倫,可以輻射方圓千里的牧民。大家都習慣來到庫倫買賣東西,備受信賴。
同時,庫倫有著哲布尊丹巴大喇嘛的加持,牧民們自然樂意。
信仰和需求的結合,塑造了庫倫無以倫比的魅力。
「但也不能再造新城。」布政使壓低了聲音:「你又不是不知道,如今是關鍵時期。」
曾英自然清楚其意思。
如今大量的商隊,如同螞蟻搬家一般不斷地搬運著各種輜重,為力量北進奉京府做準備。
這個時候建立新城,就有些不合時宜了。
對此,曾英則笑道:「此時正好用新城來抵消其影響。」
旋即又低聲道:「況且,大量的軍隊,物資聚集,必須要有所消耗,不然的話就容易出事。」
「還有什麼能比建城更費精力的?」
利用朝廷的物資,為漠北總督府做事,順便掩飾蹤跡,虧曾英能想得出來。
布政使最後不得不同意了。
新城的選址,則在土拉河上游附近,與庫倫城共飲一江水,距離達到三百里左右。
曾英取名為落鷹城,顧名思義就是歇腳的地方。
此地距離滿清的奉京府,只有兩千裡左右。
順著土拉河北上,就是鄂爾渾河,其水就流淌入北海—貝加爾湖。
在落鷹城,漠北總督府不僅修建糧倉儲存糧草,更是要建立船場,建造一些小運糧船。
而從中就可以窺探到大明北進的路徑:
沿著土拉河北至鄂爾渾河,然後直接抵達貝加爾湖,外往東北方向走了六七百里,就是奉京城所在。
數萬大軍吃喝拉撒,離不開糧食,更離不開水,所以這條行軍路是最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