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彥宇呢吧,那是。”
“我爹!”
“大伯也來了。”
“你爹會不會來?從化和附近的商會富人都來了。”
葉文初道:“不會,我爹知道這是騙局。”
“騙局嗎?只要東西是真的,就不算騙局啊。”葉頌利道,“在場的人,個個都是買賣人,誰能騙得了誰?”
葉文初不得不承認,葉頌利說的有幾分道理。
但她還是覺得,這事兒玄乎。
樓下鑼鼓開了,茶樓的東家陳華元出場,他是一位胖胖的有著北方口音,面相很和善的中年人,一開口聲音很有底氣。
按規矩做了開場,也沒有請別人來幫襯,就直接請小廝,將今晚的“六位主角”搬到主臺上來。
眾人屏息等著。
因為從十多天前,民間就開始流傳著關於這六件拍品的故事。
“這一把玉篦,是六百年前齊國君王送給寵妃虹姬的定情之物。相傳,虹姬一生都佩戴著這把篦子,陪伴君王走過了四十個春秋。”
“虹姬這一生養育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子孫滿堂夫妻和睦。”
陳華元開始講故事,一邊講解的時候,一邊有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子,戴著這把玉篦展示。
篦子的玉看上去很不錯。
“真好看,四妹你說我買來送我將來媳婦行嗎?”葉頌利聽得痴了,葉文初低頭問葉滿意,“你覺得呢?”
葉滿意搖頭:“我覺得不用,二叔娶不到媳婦。”
“小兔崽子,你再說一遍?”
葉滿意縮在葉文初懷裡。
“他又沒說錯,你娶誰就是害誰。”葉文初話落,樓下開始喊價了。
葉滿意衝著葉頌利吐舌頭。
陳華元喊了起價:一百兩。
三個人抬價後,這把在葉文初看來,成色不錯但一百兩她不會買的玉篦,抬到了六百兩。
葉頌利激動地抬價一千兩。
都沒有人吃驚地去看他,僅僅是過了個聲就有人接著他的話頭,抬到了一千二百兩。
如此……
陳華元一邊擦著汗,一邊記著人臉,十幾次後,這把六百年前的玉篦,被人以兩萬兩的價格,買走了!
有人搖頭惋惜,有人扼腕心痛,但沒有一個人說,這個玉篦不值得。
“果然賣的是情懷和故事,是我膚淺了。”葉文初道。
買古物,講究的是緣分和底蘊,就她這個膚淺的窮人,一直在計較東西本身的價值。
第二件,還是齊國虹姬的東西,但這是陪葬品,一塊清白透明掐著紅絲的琀,是從虹姬墓穴中取出來,封口的玉。
故事依舊悽美動聽,陳華元開價一百兩。
喊到最後,叫到九萬七千兩。
葉文初端著茶的手都抖了抖,葉滿意歪著頭問道:“四姑母,您為什麼手抖?”
“驚歎從化有錢又傻的人真多。”
葉滿意點點頭:“我也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