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鳴謝過依然沉浸在自己思量裡的這位橘不識,後者笑著點了點頭,黃鳴扭臉穿過廳堂,向外面走去。
既然該問的都問了,黃鳴對這位善意提醒的橘姑娘印象不錯,該逛的也都逛了,想買的是真的買不起。那麼即便還剩半炷香的時間,也沒有逗留的必要了。
黃鳴主動找到了四個執法弟子中的一位,這名弟子就領著黃鳴去往出口,只見所謂的出口是在另一處的斷橋,通往對面的,是另一處山頭,這名弟子提醒道:“客官邁過去之後,前方通往兩個去處,往西是繁華的三洲國陪都三江城,往南是遠近聞名的降頭廟,且先不說眾人皆知的降頭廟,只說這三江城武者扎堆,我看客官身背棍棒材質普通,或可去三江城找幾位知名武具大師訂製一把趁手武器。至於那降頭廟,那邊最近不大太平,以客官目前修為還是不去為妙。”
“哈哈,”由遠及近傳來了熟悉的笑聲,正是那名姓王的老者,“宗小兄弟又開始向人家推薦你家在三江城吃灰的鋪子了?”老者來到斷橋前,拍了拍黃鳴肩膀,“而這位小兄弟剛才那一躍,真真藏拙了。哪有膝蓋都不怎麼彎曲的跳法?這次咱倆傾力一躍,比比誰躍的遠如何?”
“老爺爺折煞小子了。”黃鳴心中一驚,這老兒好毒的眼睛。
這時那晉猴子和女扮男裝的那名修士同時走來,晉猴子皺著眉頭,似乎有些心事,而那名著身紅色宮裝的男子,卻似乎心情不錯。
老者看了看這倆人,對黃鳴說道:“咱倆先跳,你若這次能跳得我滿意,我帶你去降頭廟長長見識。”
背劍男子冷哼一聲,“王老兒,你們這幾天前來找橘小姐打問的都是降頭廟那邊的機緣,依我看來,那邊的剪徑賊都夠你這老身子骨喝上一壺了,還不如讓這位公子去我家族在三江城的宗寧商鋪碰碰運氣。”
黃鳴越來越覺得這修行之路怎麼越看越像是打著算盤做生意?想了想還是拒絕了老人的邀請,先前輕身符籙都賣掉了,又花費了一顆靈珠向那名背劍弟子買了兩張。依然裝模作樣的跳過斷崖,只是這次膝蓋彎曲的厲害,功夫做得更加十足罷了,跳過去沒走幾步,面具自燃,如同小溟島上白家的燈芯一樣,只有光亮,並不傷人。
況且老人一雙眼睛極辣,自己的跟腳還是不要洩露為好。
老者搖了搖頭,緊接著跳過去後並未追上去搭訕黃鳴,而是靜靜在那等著晉猴子二人,只有老者自己知道,大限將至,不搏不行了。
老人在山對面問得問題很簡單,一名四體竅打底武者,已活了一百一十六歲,沒有氣竅支撐,還能活多久?
那名劍眉颯爽的橘不識比出了四根手指頭。
黃鳴不去那降頭廟,是本能使然。趨利避害防那萬一,是每天要想要做的必修課。聽背劍男子的意思,降頭廟危機四伏的同時,應有那讓散修搶破頭的大機緣。若無那太青令傍身,或就跟著那位王姓老者去了。
沿路下山,果真有兩條路可以選著走,黃鳴沒有猶豫,一路向西,奔赴三江城。
經過兩日的奔波,黃鳴終於來到三江城下,所謂三江城,顧名思義,乃是三條江河交匯處的一處沃土,沿兩江,城跨一江,是僅次於三洲國國都的轄下第二大城,此地又被譽為三洲國的江湖武者之鄉,在此地生人的府尹劉榀,是一位殺力極大的溶血境後期武者,在步入溶血境前是出了名的擅長以傷換命,並對如那藥罐子一般的吃丹打坐的修士嗤之以鼻。
此地公共場所不禁械鬥,只要雙方簽下生死狀,可能還未等狀紙送往衙門畫押,就有一方人頭落地了,怎麼辦?還能怎麼辦?
民風使然。
在三江城百姓眼中,只認府尹劉榀,不認九王爺,一個文面書生般的王爺,哪怕已是貴為皇帝老爺唯一的一母同胞又封疆裂土的鐵帽子王,卻連個一竅的武者都不是,怎麼能在此服了眾呢?
所以溶血境大宗師,府尹劉榀,自然就是這一百餘萬凡人眼中真正的三江城主人了。
據說這劉榀,在還是開竅期武者時已是這三江城的捕快頭子了,那會牢裡的山頭會有這麼一小撮人,但凡是被劉榀親自逮捕,還在手下走過幾招的犯人,進到牢裡不用走過場不說,還會被邀請入這座山頭,日子過的與外面無異。
至於劉榀如何邁入的溶血境,眾說紛紜,最多也最讓百姓信服的一個說法,就是服食了某種異果,一步登天了。
但只有在修士和武者中才知道些許內幕,那就是與那降頭廟有關,因為有人曾經就此事問過劉榀本人。
劉榀既沒承認,也沒否認。
所以散修武者都對降頭廟趨之若鶩,多因此事而起。說起這降頭廟,本是個銷財請香、免災辟邪的小廟宇,小兒受到驚嚇,或是人重度昏迷不醒,都會去這不到三畝地的小廟請一炷青香,香也便宜,兩枚銅錢就可以在廟祝那買到三炷。只是在幾十年前的中秋前夕,出了一些怪事,江湖傳出了會有三份大機緣出現在降頭廟,還有十餘種各式各樣的小機緣,流傳極廣不說,散修甚至自發在那大機緣出現前夕舉辦些互通有無的交易會,一時蓋過了斷橋集,當然了,散修自然會前往當時還不曾叫橘不識的鋪子裡確定真偽,得到的訊息是,不宜聲張,千真萬確。只是作為長期在野外刨食吃的散修和武者,自然是謹慎謹慎再謹慎,所以去的人零零散散,沒成什麼氣候。直到得到那三份機緣之人之一,捕快劉榀成了溶血境武者,搖身一變成了三江城的府尹,鋪子老闆橘梔在拿到機緣後閉關一年,成了銜脈期修士,由斷橋集一名開著打探訊息的小老闆變成了斷橋集的幕後主人,最後一名散修更是了不得,在拿到機緣後被放題宗瞧上,入了放題宗譜牒,當然了,此人也是極快的進入了銜脈期。
年紀極輕,姓氏古怪,兆。
三洲國只因此事,一躍成為了散修和江湖武者最多的國家,降頭廟能得到一步登天的大機緣一事,也就成了公開的秘密,只是這機緣每三到五年不等才會出現一次,以至於平時沒幾個人的斷橋集才會在中秋期間如此人滿為患。
今年傳出的三份機緣,是一件法器品秩的物件、一本可直達銜脈期的引竅功法及兩粒可以延緩衰老的天然壽果,尤其是那壽果,來自內澤,狀如梨,味似桃,已是第三次出現在降頭廟了。
除此之外,一個神秘商盟要運送些趁手的符器和武具至降頭廟與得到機緣之人做生意的風聲也一傳十、十傳百的蔓延開來,只是得到訊息之人向橘不識確認真偽時,都會得到一個模稜兩可的答案,越發篤定此事是真的。
因為那位躲在幕後的橘老闆,向來童叟無欺。
再說那三份大機緣是如何出現的,更是眾說紛紜。但根據在十餘年前的一次廝殺中活下來的散修回憶說,那大機緣就像是在寺廟周邊走著走著就出現在路邊的一樣,只是撿到機緣之人未必就是那個拿的穩的,所以別說臨時搭夥結伴之人,就算是親兄弟,都要為這機緣打生打死,拼上性命。
即便最後得到了機緣,遠遁他方也依然容易被人查到跟腳,活活被打死,好點的也要被打個半死,傷了竅穴之根本。所以散修刨食,不僅要餓不死,還要吃的著,吃得飽,更要撐不死。
還有十餘天就到八月十五了,黃鳴也在一家三江城外的小旅店裡住了下來,每天深入淺出確認並沒有人暗中跟隨他後,在一天夜裡終於開啟了包裹,翻開了那本價值連城的秘籍。
藏青色的古樸書皮,讓黃鳴猛然想起了自家茅坑看完就擦屁股的武俠演義,書皮上並無一字,黃鳴想了想,翻手注入了些許氣機,這時書皮上顯現出了六個淡金色的篆字:徙倚引氣集略。
嘖嘖,這呂老大真是個有家底的,這書,一看就是好書!黃鳴翻開第一頁起,便有朗朗上口的心訣,往書頁注入氣機後,還可以看到前人的註解,字數,字跡不一,黃鳴看得入迷,半夜的功夫,已將口訣全部記住。
這種類似歌謠的口訣,對黃鳴來說背誦是極為容易的,按照翻閱過這本引竅秘籍的前人的註釋,也不算難以理解,就是在已有氣竅的基礎上,使氣機遊走全身,以法門駕馭靈氣不排出,尋覓氣機能停住一息以上的位置,多多引氣至此,若能氣機停留到五息以上,便可按照後面身體各部位不同的口訣加以鞏固氣機的停留時間,從而達到“竅發於氣而生於徙倚”的效果,註釋上也在此有多人註釋,大多是肯定此種說法,就看靈珠多寡與先天根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