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我們來演示第二個場景,‘遠端家教互動’場景。故事背景是李媽媽在帝都打工,兒子是一名留守兒童,場景演示了在智慧時代,孩子的日常監管和教育。”
學生們撤掉了榻榻米和椅子,搬來了一張小學生專用的書桌和椅子,在上面放了一臺帶支架的平板電腦,電視機原地不動,在電視機的側上方和側後放,各增加了一個攝像頭。
群演進場,一位小學生坐到了書桌上,開啟臺燈在那裡看漫畫。
投影儀被點亮,出現了兩個畫面,左邊是學生的母親,右邊是小學生的班主任。
“李媽媽你好,今天李斌斌交上來的數學作業,錯題比較多,語文作業沒有完成閱讀理解和作文,我建議你開通家教輔導服務,督促孩子按時、按質完成作業。另外,我發現李斌斌在學校看漫畫書,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希望你能跟他溝通一下,教他合理分配時間,上學的時候要認真讀書,回到家,完成作業後,再開心的去玩。”
“感謝戚老師的提醒,今晚我會跟斌斌溝通的。”
“四年級是關鍵轉折期,希望李斌斌能跟上班裡的學習進度。我把他今天要完成的作業發給你,你轉發給課外輔導員,讓他們協助小孩完成作業。”
“好的。”
戚老師的畫面關閉。
“叮!”李媽媽收到了一條提示資訊,標題為‘李斌斌未完成作業’。
李媽媽透過手機,開啟‘愛家智慧家庭’,在裡面找到心裡諮詢服務,投影儀右側出現了一個心裡諮詢師。
“這位女士你好,338號諮詢師正在為您服務,請問有什麼能幫到您呢?”
“我兒子最近迷上了看漫畫,我想問一下,怎麼跟他溝通,才能讓他把注意力放回到學習上來?”
“這位女士,請問你兒子今年幾歲,上幾年級了?”
“11歲,4年級下學期。”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心智在快速成長,對周圍世界有很強的好奇欲,看漫畫也是他積累知識的一種途徑。只是,這個年齡段的小孩,自控能力相對比較差,需要你對他進行一定的監督。我建議你跟孩子上來一下,瞭解清楚他在放學後的時間安排,幫他做出一張合理的學習、娛樂計劃表,每天監督他嚴格按照計劃執行。相關的表格已傳送到你手機上,請問還有什麼需要諮詢的嗎......”
心理諮詢師的畫面關閉。
“叮!”李媽媽收到了一條提示資訊,標題為‘李斌斌日常安排計劃表’。
仔細檢視了相關攻略後,她從一堆推薦方案中,挑出了3個,然後點了‘監護’按鍵。
小學生書桌上的平板電腦被點亮了,李斌斌趕緊把漫畫書塞到屁股下,調整好坐姿,假裝自己在寫作業。
“媽媽,我正在寫作業,你去吃飯吧,工作一天了,別累壞了!”
“嘻嘻嘻嘻...”觀眾席傳來一陣竊笑聲,這個小學生的騷操作,讓在座的大學生,回想起來自己童年撒過的謊。
“叮!”平板電腦上出現三份‘日常安排計劃表’。
“媽,這是!?”
“你選一個吧,學習時間媽媽在旁邊看著你,學習之外的時間,媽媽給你自由活動。”
“你說話都不算數的,做完作業還要我另外做練習題!”
“媽媽保證說話算數,你也要保住自覺按時完成作業,在老師沒有投訴的前提下,剩下的時間由你自由支配。”
“做完作業,讓我玩半個小時遊戲?”
“...可以!”
“......”
小學生在螢幕上選了一份‘日常安排計劃表’,以此為基礎,母子商量出一份可執行的計劃,雙方達成協議。
“按照計劃,現在是做作業時間,我訂了課外輔導,等一下就邀請進來,你要好好做作業,包括昨天老師要求你補做的,聽到沒有!”
“知道了,老孃!”
一聽說馬上就要開始寫作業,小學生的態度立即變差。
投影儀右側畫面出現了一個年輕女大學生,她就是家教輔導員。
“李斌斌同學你好,我是你的家教輔導員,你媽媽已經把老師佈置的作業轉發給我了,包括你昨天做錯的題目和需要補交的作業,請你現在就開始認真做作業吧!”
平板電腦顯示出小學生需要完成的作業,房間裡安靜了下來。
看到兒子開始認真做作業,李媽媽下線,投影儀只剩下家教輔導員面前的畫面,她面前的螢幕,有十幾個分畫面,她正在同時輔導十幾個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