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洛杉磯是美國電影工業的中心,那麼舊金山就毫無疑問是高科技重鎮矽谷的集散地。但是在舊金山,卻有一家整個好萊塢都必須仰仗鼻息的公司。
“工業光魔啊,終於又回到這兒來了。”希德興奮地打著響指說道。
這是《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劇組。
今天以希德為首,劇組已然成立的特效組、佈景組、攝影組、道具組等重要的幕後團隊齊刷刷來到了工業光魔,甚至連新近加入火獅家族的法國Macguff特效公司的特效師們也一起前來取經。
而工業光魔一方前來接待的也是希德的老朋友——工業光魔的特效部經理之一,利文·布萊曼。
“你好,希德,好久不見。這是……!”利文·布萊曼熱情的帶著幾名工業光魔的工作人員主動在公司門口迎接火獅一方的人員,雖然有心理準備,但他還是被三十人以上的龐大團隊給嚇了一跳。
“呵呵,希望你沒被我們給嚇到。”希德打趣的說到。
“不會不會。”利文·布萊曼暗地擦了擦額角的汗水笑道,“那麼請這邊走,我們在攝影棚裡的東西已經準備好了。”
兩方人馬於是合為一路,在利文·布萊曼等人的引導下,於工業光魔寬敞的園區裡穿插起來。此時正值《星球大戰前傳1魅影危機》的熱映期間,工業光魔作為盧卡斯影業旗下的重要分社,也處處彰顯著星戰的印記。
不管是公司前尤達大師的銅像,還是大廳裡真人大小的天行者玩偶,都處處顯露出了星球大戰的氣息。
但是當一行人穿過辦公區,來到工業光魔的攝影棚區時,希德等人還是被攝影棚牆壁上出現的,高達近10米的黑武士達斯·維達的壁畫驚訝的合不攏嘴。看著精湛畫師繪製的華麗壁畫,眾人不由得發出了此起彼伏的驚歎聲。
希德更是直接爆粗道:“Holy Fu—!!!達斯·維達太TM帥了!”
“哈哈,希德你也是《星戰》粉絲?”利文·布萊曼驚詫的看向希德,他沒想到希德會這麼失態。
“廢話!這可是《星球大戰》!”希德用少見多怪的眼神甩了一眼利文·布萊曼,旁邊的眾人則不由得發出鬨然大笑。
不錯,這可是《星球大戰》!
這句話對於北美的吃瓜民眾而言,已經足夠解釋一個星戰粉絲的無窮情懷了。雖然希德前世是大洋對岸的人,但是這具身體在北美十多年的生活經歷,還是對他造成了很多深入骨髓的影響。
其中《星戰》情懷,就是最大的影響之一。
其實要理解《星戰》在歐美,特別是北美地區的影響力,就要回溯到最初的原點和最高的高度。甚至可以說,如果不能理解《星戰》的特殊性,就不能真正理解好萊塢這個世界。
如果要用任何詞語來形容《星球大戰》在電影文化方面的地位,怎麼都有點不恰當。因為這是真正的北美國民電影,是現代幻想電影的分水嶺,是一個毋庸置疑的里程碑!
不管在新千年後的幾十年裡,好萊塢的電影突飛猛進到了什麼地步,都沒有哪部電影的影響力能超過《STARWARS》這兩個單詞所代表的意義。
指環王不行,哈利波特不行,暮光之城和飢餓遊戲不行,復仇者聯盟也不行。加勒比海盜、變形金剛神馬的更沒戲。誒?《星際迷航》你在這兒幹嘛?電視劇區在那邊,去,出門左轉!
《星球大戰》之所以成為奇蹟,就是因為它以最合適的方式,出現在了最合適的時代。
那是1977年,整個美國只有幾個電影片道,一過12點就要集體停播,沒有家用電腦、沒有手機、沒有遊戲機,更沒有網際網路。但更重要的是越戰剛剛結束兩年,經濟的蕭條讓人們對國家和政府都失去了信心,而科幻電影裡,還都充斥著對未來的絕望和頹廢感。
直到1977年5月25號,《星球大戰》上映,這部電影讓所有走進電影院的觀眾全都傻了眼。
戰場已經不限於地球,文明也不限於人類,生活在荒涼星球上的傻小子,為了公主對抗君臨整個銀河系的帝國。正義與邪惡在宇宙中激烈交鋒,無數的星際戰機在太空中死鬥!